小子尔定孙,来前吾语汝。
尔今既加冠,盍以成人遇。
今尔名以矩,字尔以方叟。
告尔名字义,尔其敬听受。
矩所以为方,是为法度器。
极天下之方,不能外乎是。
在人事而言,不越乎此理。
此理根所性,其本一而已。
散诸事物间,各各有所止。
当然不容易,万殊而一揆。
截截有成法,方正无少陂。
圣人安而行,所欲不逾此。
贤者勉而复,折旋必中矣。
学者思圣贤,于学亦必以。
所择要精明,所执在固致。
法皆自中定,方非由外至。
如或非礼视,是以不法视。
于视为不方,随物而妄伺。
如或非礼听,是以不法听。
于听为不方,随物而妄应。
如或非礼言,是以不法言。
于言为不方,随物而妄宣。
如或非礼动,是以不法动。
于动为不方,随物而妄往。
惟视方而明,不为非礼倾。
惟听方而聪,不为非礼从。
【译文】
矩子,你的名字有其特殊的意义。
我年轻时曾告诉你许多道理。
你现在已经长大成人了,应该以成人的身份来面对世界。
你的名字叫做“矩”,字取为“方叟”。
我给你讲述名字的意义,希望你能认真听取并理解。
矩代表着方形,它是法度和器物的规范。
它能够控制天下所有的方形,这是不变的准则。
在人事方面也是如此,不越过这个原则就行。
这个原则是人的本性,其根本是一致的。
它在事物间散播,各自都有其固定的位置。
这不容易做到,但万殊而一揆。
它有明确的规矩,方正无偏斜。
圣人按照这样的规矩行事,他所追求的也不会超过这个准则。
贤者也勉力遵守这个准则,他的举止必然是正直的。
学者思考圣贤,在学习时也必定遵循这个准则。
所选择的内容要精准,所坚持的原则要坚定。
法则都是内心形成的,不是外部强加的。
如果对待礼仪不当,那么就不能按照这个标准来看待事物。
在观察时不能以不方正的视角去看,而是要随物妄测。
如果对待礼仪不当,那么就不能按照这个标准去听。
在听声音时不能以不方正的视角去听,而是要随物妄应。
如果对待礼仪不当,那么就不能按照这个标准去说。
在说话时不能以不方正的视角去说,而是要随物妄宣。
如果对待礼仪不当,那么就不能按照这个标准去行动。
在行动时不能以不方正的视角去动,而是要随物妄往。
只要看问题能方正不偏斜,就不会被不正的礼倾覆。
只要听问题能方正不偏斜,就不会被不正的礼从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