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道芬菲春气柔,征蹄去去不容留。
俯辞南国抠衣佩,直向端门拜冕旒。
璧沼从知新训导,石渠旋复细刊雠。
泽民致主渊源学,那或浮沉逐辈流。

诗句

  • 驿道芬菲春气柔:描述春天的驿道上,芬芳的气息温柔地弥漫。
  • 征蹄去去不容留:形容出征时马蹄声声,无法停留。
  • 俯辞南国抠衣佩:形容在南方接受官职时的谦逊和恭敬,如同低头下拜般。
  • 直向端门拜冕旒:直接前往皇宫,向皇帝敬献礼物。
  • 璧沼从知新训导:指得到新的教导和指导。
  • 石渠旋复细刊雠:比喻学问或知识的精雕细琢。
  • 泽民致主渊源学:指以仁爱治理民众,为君主提供深厚的学问根基。
  • 那或浮沉逐辈流:可能随波逐流,不被重用。

译文

  • 驿道芬菲春气柔:春季的驿道旁,芳香宜人。
  • 征蹄去去不容留:出征时,马蹄声声,无法停留。
  • 俯辞南国抠衣佩:在南方受官时,表现得非常谦虚,如同低头下跪一般。
  • 直向端门拜冕旒:径直走向皇宫,向皇帝进献礼物。
  • 璧沼从知新训导:得到新的教导和指导。
  • 石渠旋复细刊雠:学问或知识被仔细研究和校订。
  • 泽民致主渊源学:通过仁爱来治理民众,给君主提供了深厚的学问根基。
  • 那或浮沉逐辈流:或许只是随波逐流,不被重用。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滕教归仕途生涯的祝福与期望。诗中描绘了他在春风中启程的场景,表达了对南方官场的谦卑和尊敬。他直接前往皇城,体现了他的忠诚和尊敬。诗中提到的“璧沼”和“石渠”,分别象征着教育和学问的精深与广泛,暗示着他将获得新的教导和指导,以及学问的深入和细致研究。最后一句“泽民致主渊源学”,表达了诗人希望滕教归能通过仁爱来治理民众,并为君主提供深厚的学问根基,从而为君主带来福祉。整首诗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忠诚于职守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流露出对于未来的美好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