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缘十日坐无哗,吹尽蒲香更结跏。
几上玉鸲犹刮目,阶前金凤已衔花。
且将柳浪还摩诘,莫去麻丘说子嗟。
满袂木阴清似水,时看跳处是虾蟆。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李攀龙的《题天光云影堂》,其原文如下:

十三日返归天光云影堂。
因缘十日坐无哗,吹尽蒲香更结跏。
几上玉鸲犹刮目,阶前金凤已衔花。
且将柳浪还摩诘,莫去麻丘说子嗟。
满袂木阴清似水,时看跳处是虾蟆。

译文
13号返回天光云影堂。
因缘十天坐着不喧闹,吹散了蒲香后打坐。
桌上的小玉蜍仍然瞪大眼睛,台阶前的金凤已经叼着花瓣。
把柳浪还归摩诘手,不要学麻丘说子嗟。
满袖的树荫清凉如水,时常看到跳蛙的地方。

注释

  • 诗题中的“十三日”指的是作者在13号的时候返回天光云影堂。
  • “因缘十日坐无哗”中的“因缘”可能是指某种缘分或者是机缘,“十日坐无哗”表示作者在此地度过了十来天的宁静时光,没有嘈杂的声音。
  • “吹尽蒲香更结跏”中的“蒲香”是一种香料,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环境的香气或者氛围。“结跏”则是指打坐的姿势。
  • “几上玉蜍犹刮目,阶前金凤已衔花”中的“玉蜍”和“金凤”可能是用来形容室内装饰或物件,而“刮目”和“衔花”则描绘了这些物件的状态。
  • “且将柳浪还摩诘,莫去麻丘说子嗟”这句话中,“柳浪”可能是指一种植物或者自然景观,“摩诘”可能是对诗人自己的谦称,“麻丘”则是古代地名,“说子嗟”可能是指谈论、议论等行为。
  • “满袖木阴清似水,时看跳处是虾蟆”这里的“木阴”可能是指树木的阴影,“清似水”形容其清新宜人。“时看跳处是虾蟆”可能是在描述作者观察到的景象或者感受。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天光云影堂的生活和环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生活情趣。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好的世界之中。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