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曾交问,炎天不欲书。
亦惭吾事谬,岂愿后人疏。
古有嗤章甫,今无购子虚。
极思樊口酒,共煮井头鱼。
露白蒹葭冷,江清潦水除。
年华已如此,又可膏吾车。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春日曾交问,炎天不欲书。
  • 注释:“春日”指的是春季,“交问”可能是指书信往来。整句诗表达了作者在夏天不愿意写信的情愫,可能是因为炎热的天气使人不愿动笔。
  1. 亦惭吾事谬,岂愿后人疏。
  • 注释:“惭”意为羞愧,“事谬”表示事务错误或不妥,“后人”指后来的人。整句诗反映了诗人因自己的失误而感到羞愧,同时也担心后人会因为自己的失误而疏远自己。
  1. 古有嗤章甫,今无购子虚。
  • 注释:“嗤”意为嘲笑,“章甫”是一种古代帽子的名称。“子虚”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整句诗通过对比古代嘲笑章甫帽和现代没有购买子虚的行为,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1. 极思樊口酒,共煮井头鱼。
  • 注释:“樊口”可能指的是樊山口这个地方,而“井头鱼”则是指从井里打上来的鱼。整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樊口品尝美酒和共同烹饪井头鱼的场景,展现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
  1. 露白蒹葭冷,江清潦水除。
  • 注释:“蒹葭”是一种水生植物,这里用来比喻江边的芦苇。“潦水”是雨水积聚而成的积水。整句诗通过描绘江边蒹葭被露水打湿、江面清晰可见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
  1. 年华已如此,又可膏吾车。
  • 注释:“膏”意为涂抹、润滑,“吾车”可能是指自己的座驾或车子。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自己车子保养的重视。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特定季节中的生活状态和个人情感。从春日的书信到夏日的炎热,再到秋天的萧瑟,诗人似乎都在用诗歌记录下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其中,对“章甫”和“子虚”的提及,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敏感和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又富有韵味,通过对比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