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福州府闽县人,字崇相。
万历二十六年进士。
天启时,累迁为右副都御史,经理天津至山海屯务,颇有成效。
天启五年,任工部右侍郎,专领钱务。
寻兼户部侍郎,并理盐政。
被魏忠贤党羽劾,落职闲住。
崇祯初复官。
有《崇相集》。
生卒年:?-?
明福州府闽县人,字崇相。
万历二十六年进士。
天启时,累迁为右副都御史,经理天津至山海屯务,颇有成效。
天启五年,任工部右侍郎,专领钱务。
寻兼户部侍郎,并理盐政。
被魏忠贤党羽劾,落职闲住。
崇祯初复官。
有《崇相集》。
生卒年:?-?
```plain 丙寅闻边报 出山已办沙场骨,今日生还亦主恩。 忽报辽阳飞骑近,白头垂泣向江门。 ``` 译文: 已经征战沙场历经磨难,如今归来仍受国家庇护。忽然传来辽阳敌军逼近的消息,白发人垂泪向着家乡的方向。 赏析: 董应举的《丙寅闻边报》是一首反映战争经历和战后情感的七言绝句。诗中的“出山已办沙场骨”表达了诗人曾经投身战场,历经沙场生死的英勇与坚韧
【注释】 1. 秋日寻孔雀庵軿上人:指秋天时到孔雀庵去访问修行的乘辇上人。 2. 林深不辨径:树林里,树荫茂密,看不清道路。 3. 积叶翳寒泉:树上厚厚的叶子遮住了寒泉。 4. 屋角留残日:夕阳余晖照在房檐上。 5. 秋阶童独眠:孩子们独自在秋天的台阶上睡觉。 6. 问师何所去:向僧人询问他去哪里了。 7. 遥指隔江烟:远远地指着江那边的烟雾。 8. 夕磬无人发:晚上敲磬没有人听到。 9.
《六十四初度作二首》是董应举在六十四岁时所创作的两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人生经历的回顾。下面将逐一解读这两首诗: 1. 诗句释义: - 老不任干戈,厌说胡尘起。:这里的“老不任干戈”表达了作者年岁已高,不再适合参与战争的状态;“厌说胡尘起”则反映了作者对纷扰战事的厌倦和反感。 - 为问宗汝霖,当时六十几?:此处询问的对象是宗汝霖,可能是作者在回忆中遇到的一位与世无争的隐士或高人
金山作 南条一线自峨岷,拆楚分吴划到天。 独有妙高台上月,不为南北隔风烟。 【注释】 南条:南方的一条线。 峨岷(è mín):峨眉山和岷山。 拆楚分吴:指三国时孙权在长江下游一带分割了楚国,把江南、江西等地分为吴国。 妙高台:即佛祖讲经说法的道场。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镇江金山寺。金山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西北角江边的金山上,始建于公元六世纪中叶。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登金山游览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把握。 “昔人卧亦游,吾今游亦卧”两句,前句是说,过去的人卧着时也可以游赏,我如今卧着时也可以游赏;后句是说,现在的人卧着可以睡大觉,我却卧着可以睡觉。这两句写自己虽然卧着可以睡觉,但是心中仍然牵挂着国家大事。 “适来眼底山”,这句意思是:刚才在眼帘里看到眼前的山。 “知从梦中过”,这句意思是:知道是从梦中经过的。 “赏析”中先概括内容要点
西山来青轩对月 注释:西山,即西山别墅。青轩,指青色的轩窗,这里指的是诗人的居所。 译文:西山别墅中,我对着明月。 赏析:首句写景,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晚画面。 地白钟声寂,山秋夜色多 注释:地白,指天空中的云朵如白色。钟声,指寺里的钟声。寂,寂静。山秋,秋季的山景。夜色,夜幕降临时的景色。 译文:天空如洗,寺里的钟声也静了下来。秋天的山景宁静而美丽。 赏析:此句以景入诗
这首诗是明代董应举创作的《送王户部督饷延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米珠桂草骆驼城”,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米珠”比喻珍贵如珍珠的粮食,“桂草”则可能指的是一种稀有且贵重的草本植物,“骆驼城”则形容了城镇的规模和繁荣。这一句表达了粮食的宝贵和战争带来的紧张气氛。 第二句“一线鱼河百万兵”,用“一线”和“鱼河”形象地描述了河流的狭窄和军队的数量庞大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五岁脱荒乱,中年荷治平 2. 何图六十四,天下遍征兵 译文: 5岁的时候,经历了战乱;到了中年,国家安定。没想到64岁的时候,却要全国征兵。 赏析: 董应举(?-1639),字见龙,号崇相,连江琯头人。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立志报国。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中进士,曾任吏部主事等职。他的这首《六十四初度作二首》表达了自己一生经历的巨大变化
明代诗人“云名山”的生平资料不详,因此无法提供详细的个人介绍。但可以确定的是,他是一位著名的明代诗人。 字静野,是明朝广东文昌人。他的一生虽然年岁已高,但他依然保持着学习的热情和好学的习惯。他曾任新兴县学训导,这显示了他在当时的教育界有一定的影响力。云名山的代表作《月浦新居》是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邹智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字汝愚,号立斋,又号秋囦。他的生平和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邹智的详细介绍: 1. 早年生活:邹智生于四川合州市(今重庆市合川区云门镇),家境并不富裕。他在成化二十三年(1487)考中进士,标志着他开始步入仕途。 2. 文学成就:邹智的文学才华在少年时期便初露锋芒。据传,十二岁时他已经能文,并且因家贫无钱买灯油,只能借焚树叶来读书三年
元末明初江西临川人,字伯颖。 元顺帝至正七年举于乡,长龙溪书院。 江西兵乱,鼎结乡兵自保。 明洪武初,历官浙江按察佥事,分部台、温,尽迁方国珍余部于江淮间。 累迁晋王府右傅,坐累左迁。 后官岐宁卫经历。 朵儿只班部落叛,被杀。 生卒年
明福州府闽县人,字崇相。 万历二十六年进士。 天启时,累迁为右副都御史,经理天津至山海屯务,颇有成效。 天启五年,任工部右侍郎,专领钱务。 寻兼户部侍郎,并理盐政。 被魏忠贤党羽劾,落职闲住。 崇祯初复官。 有《崇相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