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姬妙格。
冰姿微带霜痕拆。
一般恼杀多情客。
风弄横枝,残月半窗白。
孤山仙种曾移得。
结根久傍王猷宅。
欲笺心事呼云翮。
为报年芳,萍梗正南北。
【注释】
瑶姬: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妙格:美好的姿貌。冰姿:冰清玉洁的样子,指梅花。带霜痕拆(cuī):指枝干上带有白色的霜花痕迹。多情客:多愁善感的人。横枝:斜出的枝条。半窗白:月光照射在窗子上,只有一半是白色的,因为月亮被窗格子遮住了。孤山仙种:相传陆游曾在杭州的孤山上种植过梅花。移得:移种的意思。王猷宅:东晋时王导曾隐居于会稽的王家,后成为著名的隐士。《世说新语.言语》:“王右军尝宿于会稽王谢公斋前,夜深,左右唤绝。公徐曰:‘此非君所知。’复而叹曰:‘吾自为尔栖滞山中数日,本乘兴来相就,正遇尚鬼。”后用“王右军”代称高洁之士。笺心事:写心上事。呼云翮(hé):呼请云彩,使云飞翔。为报年芳:报答春天的美好时光。《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译文】
美丽的姿色如瑶姬般的美人,
她有冰一样的清纯洁白的容姿,
虽然枝干上带着白色的痕迹,
但仍然惹恼了许多多愁善感的人。
风儿轻轻地吹动着斜出的枝条,
月光照射在窗子上只有一半是白色的,
因为月亮被窗格子遮住了。
孤山上种植过的梅花曾经移种到这里,
结下的根已经很久傍依王家的旧宅。
想将心上的事写成诗篇并呼请云彩飞翔,
为了报答春天的美好时光,
就像萍草和荷叶一样漂泊不定。
【赏析】
《醉落魄·一斛珠·次韵赵西里梅词》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此词上片赞美梅花之美,下片以拟人法描绘梅花傲然独立的品格,表现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全词语言优美,富有诗意。词的下片开头两句:“孤山仙种曾移得,结根久傍王猷宅”,点出了梅花与孤山、王猷的关系。孤山是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市)附近的一座名山,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的儿子)曾任吴兴太守,在任上酷爱梅花。他常邀集文人墨客赏梅吟诗。据史书记载,王献之曾多次移栽梅花到他的居所。“王猷宅”就是指他的居所。这两句紧承上文,说明梅花与孤山、王猷的关系,并引出下面的内容。“欲笺心事呼云翮”三句,进一步描绘梅花的品格。“笺心事”指把心事写在诗里,“呼云翮”(云彩,即云)指呼唤云彩。梅花之所以能够傲视群芳,就是因为它有着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精神品质——不向恶势力屈服。它敢于面对强权,敢于蔑视世俗,敢于挑战邪恶,敢于向一切黑暗势力宣战。所以,词人称赞梅花具有高尚的情操,它是“为报年芳”,即为了报答春天的美好时光而生长的。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梅花赋予了人的感情和意志,突出了梅花不畏邪恶、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英雄主义精神。最后两句:“为报年芳,萍梗正南北。”这两句的意思是:我要把心中的事情写成诗篇并呼请云彩飞翔,来报答春天的美好时光。“萍梗”指像浮萍和枯梗一样漂泊不定的生活,“正南北”指漂泊不定的方向。这两句既写出了梅花飘忽不定的命运,又表达了词人飘泊不定的身世和心情。整首词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赞美了梅花傲雪凌霜、不屈不挠、敢怒敢言、勇于斗争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抒发了词人自己身处乱世,无法施展抱负、只能漂泊无定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