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平和气格天渊,瑞物嘉生太室前。
根托丹楹朝丽日,叶敷华盖护非烟。
燕胎为祝多男庆,天母人符万岁篇。
圣意每勤宗庙事,屡蒙休应答精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方向,比如本题要求从“赏析”的角度赏析,然后根据诗句内容分析作者的情感以及表达的意境。本诗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太庙前殿灵芝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皇帝英明和国泰民安的赞美之情。
第二句“升平和气格天渊”中,“太室”指太庙,“升平”指太平盛世;“祥瑞”指吉祥之物;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太平盛世里,太庙前生长着芝草。“格天渊”,意即长在天之深渊,言其生处高远。
第三句“瑞物嘉生太室前”意为:吉祥的东西在庙堂之前生长。“瑞物”就是吉祥的东西;“嘉生”就是生长得非常好。
第四句“根托丹楹朝丽日”中,“丹楹”指朱红色门柱,“朝丽日”意即朝见太阳。这句的意思是:它的根附着在朱红色的门柱之上,每天早晨都向着太阳生长。
第五句“叶敷华盖护非烟”中,“敷”通“扶”,“华盖”即伞状的植物,这里借指灵芝;“护非烟”意即保护烟雾。这句的意思是:它的叶子像伞一样覆盖着它,保护着烟雾。
最后两句写灵芝的功用,“燕胎为祝多男庆”是说:人们用燕胎来祈求儿子多子多孙。“天母人符万岁篇”是说:“天母”是上天赐予人间的福分,“万岁篇”是指歌颂皇帝长寿的诗歌。
【答案】
①太和二年(1324)八月,英宗皇帝驾崩。②第二年二月,仁宗皇帝驾崩,英宗皇帝的儿子、年仅九岁的濮王继位,是为景帝。③景帝即位后,朝廷内外对皇帝的安危极为关心。④此时,翰林学士承旨兼知制诰宋濂受命起草《景帝实录》。⑤他奉诏撰写《景帝实录》二十卷。⑥当时朝廷正以“三纲五常”“四书五经”教育太子,而《孟子》书中所讲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被认为“圣学之要”,于是宋濂奉命将其中的有关父子的论述删去,改为“父子有亲”。⑦又删去“君为臣纲”一节,定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⑧这样处理,既符合《孟子》的原文,也合乎朝廷的政治需要。⑨宋濂在《孟子节文序》中解释说:“夫圣人之心所以爱天下后世者甚矣,然必欲使君臣父子之间有以辨之也。”⑩他认为《孟子》一书,“实为帝王治天下之大法”,因而对书中有关父子的言论加以删改,以适应朝廷的需要。宋濂的这种观点是值得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