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清池柳岸风,长苗新稻短蒲茸。
功名由命何须问,幸有沧浪作钓翁。

西湖三首其三

译文

一曲清池柳岸风,长苗新稻短蒲茸。
功名由命何须问,幸有沧浪作钓翁。

赏析

注释

  1. “一曲清池柳岸风”:这里的“清池”可能是指西湖的一处美丽景观,而“柳岸风”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春日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湖畔,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2. “长苗新稻短蒲茸”:这里的“长苗”、“新稻”和“短蒲茸”(指短草)可能是对西湖周边农田或湿地生态的描述。通过对比不同的植物生长状态,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和敬畏。

  3. “功名由命何须问”:诗人认为功名富贵都是命中注定,不应强求。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思想。

  4. “幸有沧浪作钓翁”:这里的“沧浪”指的是西湖中的一个著名景点——孤山,而“钓翁”则象征着悠闲自得、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虽然无法获得功名,但仍然能够享受生活的乐趣,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具体时间为孔夷游历颖昌西湖时所作。当时的诗人可能受到了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结合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创作出了这首表达人生哲理与审美情趣的诗篇。

名家点评

宋代黄庭坚曾评价此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这句话高度评价了孔夷诗歌的风格和特色,突出了他在诗歌创作中的独到之处。

《西湖三首》是孔夷在游历颍昌西湖时创作的一组诗歌,共三首,每首都具有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通过对西湖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其中,第三首诗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邃的人生哲理,成为了整组诗歌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也体现了孔夷诗歌艺术风格的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