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歌残红烛稀。
梁州舞罢小鬟垂。
酒醒还是独归时。
画栋日高来语燕,绮窗风暖度游丝。
几多落叶上青枝。

金缕歌残红烛稀。

梁州舞罢小鬟垂。

酒醒还是独归时。

画栋日高来语燕,绮窗风暖度游丝。

几多落叶上青枝。

诗句翻译

  • 金缕歌残:描述宴会结束时,歌声渐渐消散的情景。
  • 红烛稀:暗示宴会结束,蜡烛逐渐燃尽。
  • 梁州舞罢:指的是舞蹈表演结束后的场景。
  • 小鬟垂:指舞女们因跳舞而疲惫垂下头。
  • 酒醒还是独归时:表达诗人在饮酒之后醒来,发现自己是唯一一个离开的人。
  • 画栋日高来语燕:形容建筑美丽如画,阳光照进窗户,燕子也飞来停歇。
  • 绮窗风暖度游丝:描绘室内温暖舒适的环境,游丝在空中飘荡。
  • 几多落叶上青枝:形容窗外的树叶已经变黄,许多叶子落在了绿色的树枝上。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宴会场景和深刻的情感体验。首句“金缕歌残红烛稀”便设定了夜晚的氛围,随后的“梁州舞罢小鬟垂”描绘了舞女的优雅与疲倦,“酒醒还是独归时”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情感与美感,使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又略带忧伤的夜晚,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

历史背景

《浣溪沙·和葆先春晚饮会》创作于宋代,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活跃,诗歌形式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之作,也有细腻柔情之篇。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春天的聚会上所作,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追求。舒亶作为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这种风格可能受到了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审美取向。

文化意义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描绘宴会、歌舞等元素,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展示了人们在特定场合下的情感交流和文化活动。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内涵,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古代社会生活的窗口。

《浣溪沙·和葆先春晚饮会》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一扇窗户,让我们能够窥见古人的生活情景和内心世界。这首诗通过对宴乐的描述,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展现了他们的才情与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