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来歌舞,接成桃李。
尽是使君指似。
如今装就满城春,忍便拥、双旌归去。
莺心巧啭,花心争吐。
无计可留君住。
两堤芳草一江云,早晚是、西楼望处。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主题和艺术手法。
“教来歌舞,接成桃李”,句中“教”为使,是说吕使君的恩惠;“接成桃李”比喻吕使君像园丁一样培育人才;“桃李”指学生,此处指吕使君培养的学生。
“尽是使君指似”,句中“尽”是全、都之意,意思是:吕使君的教诲就像春风化雨一样,润物无声。
“如今装就满城春,忍便拥、双旌归去”,句中“双旌”指两匹马,双旌是古代车马仪仗的一种,用以表示对官员出行的隆重礼仪,此处指吕使君的仪仗。这句的意思是:如今已经把满城的春天装扮好了,吕使君不忍心就这样带着两匹马的仪仗回去了。
“莺心巧啭,花心争吐”,句中“莺心”指莺鸟的心,此处借代春天;“花心”指花蕊,此处用比喻的手法写春天的美景。
“无计可留君住”,句中“无计”意为没有办法,“留君住”意为留住您在这里停留。句意是:无法让您留下来。
“两堤芳草一江云,早晚是、西楼望处”,句中“两堤”指的是两岸的堤岸,“西楼”指的是位于水边的楼,“芳草”是形容堤岸上的花草茂盛,绿草如茵。这句的意思是:两岸的堤岸上长满了青草,江面上飘着云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在西楼上看到您的身影。
【答案】
①《鹊桥仙·甲申三月既望》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②此词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三月既望时,当时作者正任滁州知州。③上片写送别。“教来歌舞”三句,写吕使君的恩情教育。④下阕写饯别。“尽是”四句,描写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图景,生动地表现了作者惜别的深情。⑤全词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情感真挚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