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夜雨。头白相依无去住。
儿女成围。欢笑尊前月照之。
阿连高秀。千万里来忠孝有。
岂谓无衣。岁晚先寒要弟知。
【注释】:
- 减字木兰花:一种词牌名,每句有固定的字数和韵律。
- 其十三:指《减字木兰花·夜坐示知命弟》的第十三首。
- 当夜:即在那个夜晚。
- 雨:雨下得正大。
- 头白:这里指白发。
- 相依:互相依靠。
- 无去住:没有离开的意思。
- 儿女成围:儿女们围成了一圈儿。
- 欢笑尊前:在酒席上欢笑。
- 阿连(hā lín):作者的弟弟。
- 高秀:才气出众。
- 千万里:用来形容距离遥远。
- 忠孝有:对国家的忠诚与孝顺。
- 岂谓无衣:怎么会没有衣服穿?
- 岁晚:年老的时候。
- 先寒:首先感到寒冷。
- 要弟知:需要弟弟知道。
【赏析】:
这首《减字木兰花·其十三》,是一首劝勉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弟弟的关心之情和期望之心。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 “当夜大雨,头白相依无去住。” —— 这是第一句,描绘了一个夜晚,大雨倾盆而下的景象。作者的头发已经全白了,他们相互依靠着,无法离开对方去任何地方。这里的“无去住”,既表现了作者与弟弟之间的深厚感情,也暗示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命运的无奈。
- “儿女成围,欢笑尊前月照之。” —— 这是第二句,描述了家人围坐在酒席旁的场景,大家都在欢笑,而月亮则照耀在他们身上。这一句表达了家庭的温暖和欢乐的氛围。
- “阿连高秀,千万里来忠孝有。” —— 这是第三句,赞扬了弟弟阿连的高才远志和对国家的忠诚与孝顺。这里的“千万里”,不仅指代了距离,也象征着弟弟为了家庭、为了国家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
- “岂谓无衣,岁晚先寒要弟知。” —— 这是第四句,表达出作者对于弟弟的关爱和担忧。他担心弟弟因为年老体弱而无法御寒,需要他的理解和照顾。这句话充满了亲情和责任的意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温馨的家庭画面,展现了作者对于弟弟的深厚情感和期望之心。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情况,如家族成员之间互相依赖、忠诚与孝顺的重要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