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之坎壈,以其智多。
因坎壈以为师,用其多以见己。
相遭于功名之会,图像麒麟。
独行于寂寞之滨,照影溪壑。
大者四时尔,小者风雨尔,岂真我哉。
【注释】
坎:坎坷。壈:险。师:指“智多”之人。见己:了解自己。麒麟:传说中一种祥兽。相遭:相遇于。寂寞:孤独,寂静。照影:照映。尔:语助词。
【赏析】
这是一首自谦的诗。诗人以“麒麟”和“溪壑”作比喻,表示自己与世无争,甘于寂寞,不慕功名,安贫乐道,所以有“独行寂寞之滨”的诗句。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淡远,是宋代理学家之一、著名隐士宋暅的代表作。
首联说:“士之坎壈,以其智多”。意思是“士人(这里特指隐士)遭遇困难,因为他智慧太多”。坎壈,坎坷,这里代指仕途不顺。这两句是说,隐士遭遇坎坷,是因为他的才智太高。
颔联说:“因坎壈以为师,用其多以见己。”意思是“隐士把坎坷作为老师,用自己的才智来反省自身”。这两句是说,隐士把坎坷作为老师,用来反省自身的不足之处。
颈联说:“相遭于功名之会,图像麒麟。”意思是“在功名的场合中相遇,像麒麟一样威武”。这两句是说,隐士在功名的场合中与其他人相遇,他们像麒麟一样威武。
尾联说:“独行于寂寞之滨,照影溪壑。”意思是“独自行走在寂静的岸边,照映出自己的倒影在溪壑中”。这两句是说,隐士独自一人行走在寂静的岸边,照映出自己的倒影在溪壑中。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认为隐逸生活是一种清高脱俗的生活方式,可以让人远离世俗的纷扰和诱惑,保持内心的宁静和纯净。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和欲望的不满和排斥。他认为功名利禄只是一种外在的成就和荣誉,并不能真正满足一个人的内心需求和追求。因此,他选择了一种更加简单、自由的生活方式来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