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百炼之金,而中黄钟之宫。
琢无瑕之玉,而成夜光之璧。
可用飨帝,可用活国。
师旷不世而无闻,韫椟藏之而无闷。
士亦何得于山林,元勋而荩谷也故肥遁。
黄庭坚的《李冲元真赞》是一首描绘炼金术士和玉匠精湛技艺及高超智慧的杂言诗,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
冶炼百炼之金:描述了炼金术士经过无数次的锤炼,终于提炼出了纯净无瑕的黄金。这里的”百炼”象征着长时间的磨练和不断的努力。
中黄钟之宫:在古代音乐理论中,黄钟是十二律中的第一律,象征着最纯正的音乐。这里比喻炼金术士通过他的技艺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琢无瑕之玉:玉匠用精湛的手艺将一块粗糙的玉石打磨得光滑无瑕,就像他的作品一样完美无缺。这里的”琢”字也暗示了玉匠的耐心和细致。
而成夜光之璧:夜光璧是一种珍贵的玉器,即使在黑暗中也能发光,象征着玉匠的作品既珍贵又具有神秘的魅力。
可用飨帝:意思是这些金属和玉石可以用来祭祀神灵或供奉给帝王,展现了他们作品的神圣性和尊贵性。
可用活国:意味着这些金属和玉石不仅能够用于宗教仪式,还能用来维护国家的利益。这里的”活国”表达了对国家有益的美好祝愿。
师旷不世而无闻:师旷是春秋时期的著名音乐家,被誉为“乐圣”。这句话意味着即使是像师旷这样伟大的艺术家,如果默默无闻,也不会被世人所知。这里强调了玉匠和他的作品虽然默默无闻,但同样值得尊敬和赞扬。
韫椟藏之而无闷:这里的”椟”指的是收藏宝物的箱子。即使玉匠的作品被珍藏起来,他也不会有遗憾和烦恼,因为他的作品本身就有其价值和意义。
士亦何得于山林: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使士人隐居山林,但如果没有卓越的才能和成就,那么这种隐居又有什么意义呢?这里的”士”指的是隐逸的士人。
元勋而荩谷也故肥遁:元勋指的是为国家立下大功的人,荩谷则是忠诚的象征。诗人在这里用”肥遁”来形容自己选择隐退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才华和贡献足够让国家繁荣昌盛,无需再像从前那样奔波劳碌。
这首诗通过对炼金术士和玉匠精湛技艺的赞美,以及对师旷等历史名人才华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才华与智慧的尊重和推崇。同时,通过对隐逸之士的提问,引发人们对于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