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勃窣,心有古镜。
朝四暮三,为笑不竞。
放一捻一,犹著禅病。
探丸起死,味药知性。
忧患不入乎杯中,抱胡琴而风听。
若乃脱冠袒裼,扪虱应客。
目如愁胡,拊髀而呼。
是必追橡栗于云杪,探水月于江湖,然后怏于心与。

宋宗儒真赞

宋子勃窣,心有古镜。

朝四暮三,为笑不竞。

放一捻一,犹著禅病。

探丸起死,味药知性。

忧患不入乎杯中,抱胡琴而风听。

若乃脱冠袒裼,扪虱应客。

目如愁胡,拊髀而呼。

是必追橡栗于云杪,探水月于江湖,然后怏于心与。

【注释】

  1. 宋子:指宋宗儒,这里借称他的名号。2. “勃窣”:形容人走路时尘土飞扬的样子。3. 心有古镜:比喻心中有着古代圣贤的明镜。4. 朝四暮三:原意表示早上和晚上都做一件事,后来也用来比喻做事不分先后、轻重,随意而为。5. 为笑不竞:意为因笑而没有竞争之心。6. 放一捻一:比喻做事从容不迫。7. 禅病:禅宗认为人的本性本无善恶之分,因此禅宗强调要“直下担当”,即直接面对自己的心。8. 探丸起死:指运用针灸之术治疗疾病。9. 味药知性:比喻通过品尝食物来了解食物的性质,引申为人通过体验来认识事物的本质。10. 忧患不入乎杯中:意为忧愁和困难不会进入一杯水中。11. 抱胡琴而风听:形容一个人悠然自得地听着音乐。12. 脱冠袒裼:指脱去官服,露出肌肤,比喻无所顾忌,畅所欲言。13. 扪虱应客:意为抚摸着长着虱子的毛发来应接客人。14. 目如愁胡:形容眼睛如同被忧愁困扰一样。15. 拊髀而呼:形容因失望或愤怒而拍打大腿呼喊。16. 橡栗:比喻高远之物。17. 云杪:指云彩之上。18. 水月:指清澈的水面上反射的月光。19. 怏于心与:意为内心不快,感到郁闷。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宋宗儒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貌。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宋宗儒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