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波法涌,后波大通。
大通法涌,彻底澄空。
圆照愿海,千沤一实。
圆通法流,滔天沃日。
三世一念,十方见前。
铜崖铁壁,不可攀缘。
见即弹指,蹉过万千。
大则偏圆异位,通则真假同源。
观者着眼,是传非传。

注释:

  1. 前波法涌: 这一句意味着前一个波浪中佛法的涌动。”法”在佛教中是指佛陀所教导的一切教义、修行方法等,这里指的是佛法的波动和流动。
  2. 后波大通: 表示下一个波浪是佛法的大流通。”大通”可能暗指佛法广为传播、深入众生内心。
  3. 大通法涌: 这一句描述佛法像泉水一样涌出,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
  4. 彻底澄空: 意味着彻底地消除一切障碍,达到纯净和无瑕的状态。
  5. 圆照愿海: 这里的“圆”可能指的是圆满、完整,”照”则可能是指照明、照亮的意思,“愿海”可能意味着广阔的大海,整个海洋都沐浴在这光明之中。
  6. 千沤一实: “沤”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泡沫或浪花,”千沤一实”即无数的泡沫汇聚成一片,象征着无数的烦恼和迷惑最终归结为一点。
  7. 圆通法流: 这里的“圆通”同样可能是圆满、通畅的意思,”法流”则可能指的是佛法的传播或者流转。
  8. 滔天沃日: 形容佛法的力量巨大,能够像滔滔江水一样滚滚向前,如同阳光普照大地。
  9. 三世一念: 这一句表达了一种超越时间的概念,意指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同一个瞬间的延续。
  10. 铜崖铁壁: 铜墙铁壁通常用来比喻坚固不可摧毁的防御工事,这里用来形容某种坚不可摧的屏障或障碍。
  11. 见即弹指: “弹指”是形容时间非常短暂,就像弹了一下手指那样迅速。”见即弹指”意味着一旦遇到佛法,就像弹指之间便可以领悟其真谛。
  12. 大则偏圆异位: 这句话可能表达的是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在某些方面的差异,”偏圆”可能指佛教的教义或实践方式有其独特之处。
  13. 通则真假同源: 这句话指出了真正的佛教智慧是不分真假的,源自于佛性本身。
  14. 观者着眼: 观察者的眼睛,这里强调的是旁观者的视角。
  15. 是传非传: 这里可能指的是真正的传道者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或技能,而是在引导人们回归本性,找回自己的真实自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佛法的不同阶段的描绘,表现了佛教从初创到成熟发展的历程。从“前波法涌”到“大则偏圆异位”,诗人展现了佛法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深入人心,以及不同阶段佛教教义的特色。诗中的“铜崖铁壁”和“见即弹指”等词句,既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佛教的深厚底蕴和神秘力量,也传达了一种对佛法深刻理解和领悟的渴望。整体而言,诗歌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佛教的智慧和魅力,让人在欣赏之余,也对佛法产生更深的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