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知随养去,恨向盖棺归。
故里三千远,浮生七十稀。
晓台空匣鉴,秋露谩沾衣。
相伴勤田上,残蟾与夕晖。
【译文】
荣耀地追随您去养性,遗憾在您盖棺时才归来。
故乡离您太远,生命如流星般短暂。
清晨的台上空空荡荡,秋露沾湿了衣裳。
陪伴您辛勤耕作田野上,残月和晚霞一同消逝。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诗人在哀悼自己亲爱的夫人去世后,追思往昔与夫人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抒发对夫人的深切缅怀之情。
首句“荣知随养去”,意为荣耀地追随夫人去养性。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夫人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理解:“荣”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荣耀或荣誉,表示诗人对自己生前的成就和社会的认可感到自豪。而“随养去”则意味着跟随夫人的意愿,去追求精神上的宁静和满足。这种生活态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第二句“恨向盖棺归”,则是诗人内心的感慨。他深知夫人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而自己只能在悲痛中回顾过去的美好时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夫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自己未能陪伴夫人到最后一刻的遗憾和自责。这种情感是深沉而真挚的,让人深感痛惜。
第三句“故里三千远”,诗人回忆起与夫人共同生活的故乡。这里,“故里”指的是诗人曾经熟悉的家乡,而“三千”则是一个夸张的数字,用以表达距离之遥远。通过这句诗,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夫人的深深牵挂。这种感情是非常复杂且深刻的,它不仅仅是对过去的留恋,更是对未来的担忧。
第四句“浮生七十稀”,诗人感叹人生的短暂和珍贵。这里的“浮生”指的是短暂的一生,而“七十稀”则是指七十岁的人非常稀少。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也表达了他对夫人逝世的悲痛。这种感慨是深沉而复杂的,它让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第五句“晓台空匣鉴”,诗人回忆早晨时分的景色。“晓台”指的是早晨的平台或庭院,而“空匣鉴”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比喻。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画面,但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通过这句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妻子生前陪伴自己的感激和怀念。
第六句“秋露谩沾衣”,诗人描述自己被秋天的露水打湿的衣服。这里,“秋露”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而“谩沾衣”则是一种无奈的自嘲。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夫人离去后的孤独感,以及自己在悲伤中的无助和挣扎。这种情感是非常深刻而复杂的,它让人不禁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两句“相伴勤田上,残蟾与夕晖”,诗人表达了对妻子生前陪伴自己的感激和怀念。这里,“勤田上”指的是农田上的劳作,而“残蟾与夕晖”则是一种美好的景象。这句诗通过对比妻子生前勤劳的身影和现在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深深怀念和对她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自己未能陪伴妻子度过最后时刻的愧疚和遗憾。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通过对妻子生前生活的描写和对其离去后的思念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夫人深深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它也揭示了夫妻之间的深厚感情和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