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轩何处野塘清,静见蒲鱼作队行。
亦似养源知物理,始能游刃到民情。
虽非渺渺鉴湖阔,岂少亭亭秋月明。
多谢松庭无外事,不教风浪此中生。

【注释】

  1. 澄清轩:指作者所居的书房。
  2. 蒲鱼:泛指池塘中游动的水族。
  3. 养源:养水。比喻治理水源。
  4. 鉴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南,为杭州名胜古迹之一。
  5. 亭亭:形容树木直立而高大的样子。
  6. 谢:感谢。
    【赏析】
    本诗是作者在《书斋》一诗中的一首。诗人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书房的环境,表现了作者热爱读书、勤奋写作的生活态度和高洁的人格魅力。
    首联描写书房环境,“开轩何处野塘清”一句写诗人打开窗户后看到的景象。这里的“野塘清”,既写出了池塘的清澈,又写出了环境的宁静。接着诗人以“静见蒲鱼作队行”一句写书房中的景致,这里既写了书房中的景物,又通过“蒲鱼”一词暗示了书房中的书籍众多,学问渊博。
    颔联则进一步写书房中的学问。这里的“养源知物理”既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现象的深入观察和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始能游刃到民情”则更进一步,表示了诗人不仅善于学习,而且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颈联则转向了书房外的世界,但依然与书房有关。这里的“非渺渺鉴湖阔”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美的珍惜和保护。而“岂少亭亭秋月明”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美的重要性,表明自然之美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保护。
    尾联则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升华。在这里,“多谢松庭无外事”既表达了诗人对书房生活的满足和自豪,也体现了他对于外界事物的淡泊和超然。而“不教风浪此中生”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书房的重视和保护,表明只有通过保护好我们的书房环境,才能确保我们的知识和智慧不会被风吹浪打所侵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