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当归卧水云乡,不必功名似子房。
一黍精华空色大,百年行数古今长。
谁知扰扰还三得,独向冥冥遣两忘。
少室山头星月近,紫微垣下起天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偶成示道温》的一部分。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何当归卧水云乡,不必功名似子房。
- “何当归卧”:意指归隐自然,不再追求名利。
- “水云乡”:形容一种宁静、闲适的环境,如同水中漂浮或云雾中飘渺的景象。
- “不必功名似子房”:子房是指汉代的张良,他曾辅佐刘邦建立汉朝,但后来选择隐居,不追求功名利禄。这里比喻不必像张良那样追求功名,可以自由地享受生活。
- 一黍精华空色大,百年行数古今长。
- “一黍精华”:形容事物虽然微小(如一粒黍米),却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和价值。
- “空色大”:意味着尽管外表看似简单,但其内在的价值却是巨大的。
- “百年行数古今长”:表示一个人的生命虽只有百年,但在历史长河中仍然具有长久的影响。
- 谁知扰扰还三得,独向冥冥遣两忘。
- “谁知扰扰”:指世事纷扰,人们往往被外界的喧嚣所迷惑。
- “还三得”:这里的“三得”可能是一个典故或词语,需要根据上下文来解读。
- “独向冥冥遣两忘”:意思是在纷扰之中保持内心的清净,不被外界所干扰。
- 少室山头星月近,紫微垣下起天香。
- “少室山头”:指的是嵩山的一个山峰。
- “紫微垣下”:紫微垣是古代对北斗七星的一种称呼,这里可能是指北斗星之下的地方。
- “起天香”:意味着从这个位置散发出一种迷人的香气,给人一种高洁、清新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何当归卧水云乡,不必功名似子房”两句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赞美,暗示了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不如心灵的自由和宁静来得重要。而“一黍精华空色大,百年行数古今长”则表达了即使是微小的事物也蕴含着深远的价值,强调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最后两句通过描绘嵩山的美景,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