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外世情来独立,何劳物色去相寻。
太官食好还多累,一线金鳞岂有心。
已外世情来独立,何劳物色去相寻。
太官食好还多累,一线金鳞岂有心。
注释:
- 已经超脱世俗之情,独自站立于岸边;又何必再去寻觅那些追求名利的人呢?
- 宫廷中的美食虽美却让人更加疲惫,就像那一线金色的鱼鳞,怎能轻易得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真理的决心,以及对名利的不屑一顾。通过描写诗人在严子陵濑边的景象,展现了他的高洁品质和坚定信念。诗中的语言简练而有力,充满了哲理意味,让人深思。
已外世情来独立,何劳物色去相寻。
太官食好还多累,一线金鳞岂有心。
已外世情来独立,何劳物色去相寻。
太官食好还多累,一线金鳞岂有心。
注释:
这首诗描绘了采蕨人的生活艰辛,同时批评了统治者的剥削。 首句“皇天养民山有蕨”,表达了对自然生态的赞美和保护意识。蕨类植物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为生态系统提供了必要的食物来源。因此,诗人认为应该保护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而不是过度开采。 第二句中的“朝掘暮掘山欲崩”,形象地描述了采蕨者为了生存而不断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这种掠夺式的开发行为已经引起了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市桥春涨 送春骤雨若倾盆,霁晓漫漫潦涨翻。 自愧未穷观水术,石阑徙倚到黄昏。 注释: 市桥:指汴河上的桥梁,汴河是北宋的一条大运河。春涨:春天河水上涨。 骤雨若倾盆:形容雨下得急而多,好像有盆倒下来一般。 霁晓:天晴。漫漫:无边无际、浩渺的样子。 潦:积水。翻:泛滥。 未穷:无法穷尽。 徙倚:徘徊,逗留。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汴河上看到春汛来临时所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①“觉华”:即觉华岛,位于今上海市宝山区,相传是观音菩萨的道场。②“烟雨”句:意谓觉华寺周围的山林在烟雾中笼罩,蒙蒙细雨使山色空蒙,不见其形。③“过客”句:意谓寺庙里的钟磬声远远传来。④“兰若”,意为僧舍。⑤“但闻”句:意谓只有偶尔听见几声钟磬声而已。⑥赏析:此诗首联写觉华寺周围环境。前一句描绘觉华寺周围丛林幽寂的环境,后一句写烟雨蒙蒙,山色空蒙
【注释】 江岸:江边。正白:正盛开。细雨斜飞:雨丝斜飘。 行客:指远行的人,泛指行人。三冬:冬天三个月。北去:往北方。一棹:船桨。南归:向南返回。将军:泛指南宋名将岳飞。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开头两句写景,“江岸梅花正白,船头细雨斜飞”,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早春景象,梅开而细雨斜飞,给人以清新之感。接下来两句点明时令与季节: “行客三冬北去,将军一棹南归。”
【注释】 汉中:今陕西省南郑一带,是古汉中郡治,地处秦巴山岭。沃野:丰饶的田野。关中:指今陕西关中地区,古称八百里秦川,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四五百里:形容地方广阔。烟蒙蒙:烟雾弥漫,指山多雾重,景色苍茫。黄云连天:形容夏季炎热。夏麦熟:指夏天小麦成熟。水稻:泛指各种农作物。 七月八月:指农历七、八月间。䆉稏(jiǎn zhēng):庄稼成熟的意思。一家往往收千钟:形容家家户户都收成颇丰。 行人
这首诗的原文是:罢籴行 边头八月秋田熟,南村北村夜舂粟。 大平车子走无轮,载米入场声辘辘。 官置斗斛人自量,市价日与时低昂。 得钱却载车上去,出门掉臂归山乡。 老翁扶杖笑且语,大儿踏歌小儿舞。 酒酣歌罢喜复悲,却忆前年输籴苦。 田头刈禾人未归,吏已打门嗔我迟。 名为和籴实强取,使我父子长寒饥。 今年官场有籴米,卖米得钱固其理。 力排众议改旧法,闻说郎中人姓李。 小民无力酬天公,但愿谷米年年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律诗,题目为《汉中行》。以下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第1句:“荒村相对两呜咽”,这句描述了荒凉村庄的景象。"相对"指的是彼此面对,"呜咽"形容哭声凄凉,仿佛哽咽。 译文:荒凉的村庄里,我与你面对面地哭泣。 第2句:“收泪问我何方来”,这句表达了对诗人的同情和关切。"收泪"表示止住泪水,"问我何方来"意味着询问诗人的来历。 译文:擦干眼泪,我问你是否从远方而来。
【注释】 宴琼林:指皇帝的宴会。 牡丹:指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字乐天。他的诗多描写自然风景、人民生活和抒发政治见解,语言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所以人们称他为“白香山”,又称“诗鬼”。 已览遍:已经看过了。韶容:美好的容貌。 花王:这里指牡丹。 魏妃: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杨玉环,号太真(或作太真妃)。天与色:天生丽质。天资美。 姚黄:牡丹的一种,色彩艳丽,故名。 十洲仙岛:传说中的神仙们居住的地方。
瑶池月/瑶台月 其二 烟波行 诗句解析与翻译 - “扁舟寓兴,江湖上、无人知道名姓。”:诗人通过扁舟来表达自己对名利的超脱和对自然的热爱。在江湖上航行,虽然没有人知道他的真正身份,但他依然自由自在地生活着。 - “忘机对景,咫尺群鸥相认。”:诗人在面对自然美景时,忘却了世间的纷扰和名利,与远方的鸥鸟产生了深深的亲近感。这种心境如同一幅画,让人心旷神怡。 - “烟雨急、一片篷声碎,醉眼看山还醒
【注释】 严子陵:东汉初年著名隐士,字子陵,浙江桐庐人。传说他在浙江桐庐县游山时遇大雾,于是隐身而遁,从此不问世事,隐居于富春江畔。后人因称其为“烟波钓徒”。濑:水浅而急流的溪流或河段。 舍:舍弃,放弃。 问行藏:指探求出处、行止。 虹蜺(ní ni):彩虹,又称霓虹,是一种自然现象,由日光通过雨滴折射而成。 卷:收拢。 胸中气:指人的志向、抱负。 天文一点光:指星宿中的一点光芒
【注释】 严子陵:指严光。严光字子陵,东汉会稽余姚(今浙江绍兴)人。西汉光武帝时曾任谏议大夫、太子少傅。因反对光武封侯拜将,隐居不仕,后光武召他出山,他不受而归故里。后人把他作为清高廉洁的典范。紫极:指天的最高处。渭川:指关中地区,在今陕西省中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罢官闲居期间所作。首句点明诗人与严光交往之深;第二句写诗人与严光交往之久;第三句写严光对诗人有知遇之恩,诗人对他有感激之情
【注释】 1. 严子陵濑:指严光钓鱼的地方。严子陵,东汉初人,字子陵,隐居富春山,后人因称其钓台为严陵濑。 2. 故人:老朋友。 3. 康世:即东汉开国功臣、名将、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字世英,南阳郡宛县(今河南南阳)人。 4. 转首空:意谓一旦富贵了就不知道如何处置自己。转首,一转头;空,无所作为。 5. 羊裘归去好:指像严光那样不慕荣利,披羊裘垂钓于富春江上。 6. 素痴:本来的愚蠢无知
注释: 双梧:指梧桐树。尤惬(qie):特别惬意。庭前:院落的前面,庭院。古月明:古人称月光为“古月”,这里用来形容月光明亮、皎洁。簌簌:落叶的声音。西风:秋风。欹(qī):倾斜,这里用来形容枕着枕头侧身倾听。得秋声:听到秋天的声音。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和张枢密共赏雨中梧桐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独特的感受,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之情。 首句"双梧尤惬雨中听,莫恨庭前古月明
【注释】 胡笳:北方民族的乐器。羌笛:羌族的乐器。 此声同:这声音相同。 梅花万感浓:形容梅花的香气浓郁,象征着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吹转:指春风将万物吹动。满城蝴蝶梦:形容春风使万物复苏的景象。利名心动五更钟:意指名利之心在五更时分就已动摇。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春景的七言绝句。首句写胡笳羌笛之声,次句写梅花之香,第三句写春风唤醒大地万物,最后一句以“利名心动五更钟”结束全诗。全诗用典贴切
和人闻角 其二 一声寒角四更终,吹下云间细细风。 孤馆几多人展转,半窗明月与谁同。 注释翻译: - 一声寒角四更终:一声寒冷的角声在深夜四更时分响起。 - 吹下云间细细风:角声随风飘荡,仿佛吹拂过云层,带来一阵轻柔的微风。 - 孤馆几多人展转:在这孤独的客舍中,有多少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 半窗明月与谁同:只有窗户边的月光陪伴着自己,与自己共度这漫长的夜晚。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