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生灭本因心,旁出纷纷没处寻。
无性无心方是道,执空谁可脱浮沉。
以下是对《六祖传付偈颂 其四》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诗句释义
- “从来生灭本因心”:自古以来,生与死的本质都是一个原因,这需要我们深入地理解。
- “旁出纷纷没处寻”:旁出的问题和纷争无处不在,我们需要寻找解决之道。
- “无性无心方是道”:没有固定本质和中心思想才是真正的道理。
- “执空谁可脱浮沉”:谁能够摆脱这种虚幻不实的状态,从纷扰中解脱出来?
译文
黄裳的诗作探讨了生命的本原和存在的真实意义。他表达了一种哲学观点,即生命的本质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无性无心方是道”,意味着真正的真理是没有固定的属性或本质的。这一点对于理解佛教中的“空”理论非常有意义。在佛教中,“空”是指一切事物的本质都是空无的,没有自性。这与黄裳的观点相辅相成,强调了超越物质世界的真理。
注释
- “旁出纷纷没处寻”:这里指的是各种问题和困惑不断地出现,让人难以找到解决的方法。
- “无性无心方是道”:这里的“无性”指的是没有固定的性质或本质,而“无心”则是指没有特定的中心思想或目的。
- “执空谁可脱浮沉”:这里的“空”指的是虚空、虚幻,而“脱浮沉”则是指摆脱这种虚幻状态,从纷扰中回归到内心的平静。
赏析
黄裳的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生命的本质和存在的意义。他认为生命的本质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种观点对于理解佛教中的“空”理论非常重要。在佛教中,“空”是一种哲学理念,强调一切事物都是空无的,没有自性。这与黄裳的观点相辅相成,共同强调了超越物质世界的真理。
《六祖传付偈颂 其四》不仅是一首表达哲理的古诗,也是黄裳哲学思考的体现。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黄裳对于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对于超越物质世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