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鸣檐声录蔌。
薄酒浇愁,不那更筹促。
感旧伤今难举目。
无聊独剪西窗烛。
弹指光阴如电速。
富贵功名,本自无心逐。
粝食粗衣随分足。
此身安健他何欲。
【注释】
- 戊申:宋哲宗元祐三年,作者时年四十一岁。
- 秋夜:秋季晚上。
- 鸣檐声录蔌(sù):蟋蟀鸣叫声在屋檐上回荡。蔌,同“簌”。
- 薄酒浇愁:指以酒来排遣忧愁。不那更筹促:即“不奈何更添筹促”,意为无奈何更添些酒助兴。更,加;促,催促。
- 感旧伤今:因回忆过去的悲伤而伤感于眼前的时光。
- 无聊独剪西窗烛:无聊之极,独自一人剪烛。无聊,烦闷。
- 弹指光阴如电速:弹指之间,时间像闪电一样迅速消逝。
- 功名:功业与名声。
- 粝食粗衣随分足:粗劣的饮食和简朴的衣服也足够满足需求。粝,粗粝的饭食;粗衣,粗布做的衣裳。
- 此身安健他何欲:自己身体康健,其他什么都不求了。安,平安;健,健康;他,别的;何欲,什么欲望。
【赏析】
《蝶恋花·戊申秋夜》这首词作于宋哲宗元祐三年,作者时年四十一岁。此词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上阕写秋夜的景物,下阕抒情言志。全词表现了一种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
开头两句,先从听觉写起。“夜雨”、“蟋蟀”的鸣声,都在屋檐上发出,声音虽细,却很响亮,使人感到一种凄凉的气氛。“薄酒浇愁,不那更筹促。”用酒来消愁,但愁绪更浓了,于是再添些酒来催人入眠。“感旧伤今”一句,点出了词人此时的心情。“无聊”二字,表明了这种心情的缘由。“无聊独剪西窗烛”一句,写词人无聊至极,独自剪烛。“弹指光阴如电速”,写时间的迅速流逝。
下阕写词人对人生的感慨。“富贵功名,本自无心逐”二句,表明自己追求的是精神生活上的富足,而不是物质生活的奢华。“粝食粗衣随分足”二句,则表明自己并不奢求,只要能够温饱就行。最后两句,进一步强调自己的思想感情。“此身安健他何欲”,表示自己身体健康,其他的都不重要了。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追求精神生活富足的人生观,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人生无常和生命短暂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