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入园林新雨过。
次第芳菲,惹起情无那。
蜀锦青红初剪破。
枝头点点胭脂颗。
柳带随风金袅娜。
隐映馀霞,灿灿红云堕。
高烛夜寒光照坐。
只□沉醉谁扶我。

【注释】:

  1. 嫣然:笑的样子,形容海棠花盛开时娇艳动人。
  2. 次第芳菲:依次绽放的芳香美丽。
  3. 蜀锦青红:红色的蜀锦。
  4. 枝头点点胭脂颗:树枝上点缀着像胭脂一样的花朵。
  5. 柳带随风金袅娜:柳条随风摇曳,婀娜多姿。
  6. 隐映馀霞,灿灿红云堕:隐隐约约地映照在夕阳余晖中,如璀璨的红云飘落。
  7. 高烛夜寒光照坐:夜晚的烛光寒冷,却照亮了坐着的诗人。
  8. 只□沉醉谁扶我:只有我独自沉醉其中,无人扶持。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物的情感状态。

首句“春入园林新雨过”,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已经融入了园林之中,而刚刚下过的雨也带来了清新的空气。接着,“次第芳菲,惹起情无那”,描述了花儿次第开放的美丽景象,让人不由自主地为之心动。

接下来的几句,“蜀锦青红初剪破,枝头点点胭脂颗”,用蜀锦来形容海棠花的色彩,又以“初剪破”来形容花瓣的新鲜。而“枝头点点胭脂颗”更是形象地描绘了海棠花的娇艳。

“柳带随风金袅娜”,则描绘了柳条随风摇曳的优美姿态。同时,“隐映馀霞,灿灿红云堕”又把夕阳的余晖和海棠花的颜色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最后两句“高烛夜寒光照坐,只□沉醉谁扶我”,以烛光和月光来表达诗人孤独的心情。他独自坐在明亮的室内,只有烛光和月光陪伴着他。然而,他感到孤独,因为他没有其他人可以陪伴他度过这个宁静的夜晚。这里的“□”可能是一个错别字,应该是“独”。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