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郎得鱼不敢食,走送茅斋嫌步迟。
却愧家贫惯粗粝,无人为我脍银丝。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着具体诗句进行分析。“严先辈送鲤鱼”一句中,“严先辈”即严光,是东汉初年的一位著名的隐士。严光与东汉光武帝刘秀是同乡,在年轻时曾经与刘秀一起在南阳读书。刘秀建立东汉后,曾下诏征他出来做官,但严光坚决不肯出山。后来刘秀又派人送去一筐鱼,并附信说:“你是个贤人,我把你当兄长看待。”严光收到信后,马上剪下书信烧掉,把鱼扔回,并写了一封回信表示感谢。严光的这种举动,被后人称为“三高”:高风亮节、高尚品德、高雅情怀。
【答案】
①诗的前两句是写严光收到刘秀的赠鱼,却因故没有立即接受,而是先送还了鱼。②诗的第三句是写严光因为家贫而吃粗食,没有钱买银丝做的肉来招待客人。③诗的最后两句是写严光感到惭愧,因为家贫而没有好酒菜招待友人,而自己又无法为朋友烹制佳肴。④诗的注释中提到的“三高”,是指严光的高风亮节、高尚品德、高雅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