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县令八十日,束带耻为升斗污。
二十四考中书令,端委庙堂挥不去。
两公于此固无心,钟鼎山林随所寓。
慎勿蹉跎两失之,岁晚要寻栖息处。
【注释】:
- 彭泽县令八十日,束带耻为升斗污。
彭泽县令:指陶渊明曾任彭泽县的县令。束带:穿着官服的样子。升斗:古代容量单位,一升为十合,四斗即为一升。这里用来比喻俸禄微薄。耻:以……为羞耻。
- 二十四考中书令,端委庙堂挥不去。
二十四考:指四次考中,任官四次,即从县令到中书令共四次升迁。中书令:东汉末年曹操曾设中书监,掌管尚书省,其职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后来也作为高级官员的职称。端委:古代官吏上朝时用的手版,这里泛指官职或权力。庙堂:旧时称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这里借指官场。挥不去:意思是说即使有权势也难以摆脱。
- 两公于此固无心,钟鼎山林随所寓。
两公:指两位高官。钟鼎:铜铸的烹煮器物,这里借指富贵荣华。山林:指隐者生活的地方。这里用“钟鼎”与“山林”对比,表明他们追求的是隐逸的生活。
- 慎勿蹉跎两失之,岁晚要寻栖息处。
慎勿:不要。蹉跎:耽误时间,指不珍惜光阴。两失之:两次丢失了机会。岁晚:指晚年。要:需要,必须。寻栖息处:寻找一个可以安居的地方。
【译文】:
彭泽县令八十天,穿上官服却不愿为那微薄的工资玷污。
四次考试中中书令的位子,虽然手握权柄却无法摆脱身不由己的枷锁。
这两位高官其实并无贪恋权位之心,他们随心所欲选择居住的环境。
千万不要错过时机而两手空空,到了晚年一定要为自己找一个安身之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劝诫诗,诗人通过描述彭泽县令和两位高官的生活经历,表达了对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的看法。他认为人应该过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不是为了权力地位而失去自我。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光阴,不要等到年老的时候才后悔没有为自己找到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这首诗的思想内涵丰富深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