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风雨不分明,羞杀谯楼打乱更。
世上公侯多改节,无人肯听丑前鸣。

【注释】闻:听说、听到。谯楼:古代城楼上的望楼,此处指报更之楼。丑前鸣:指公鸡打鸣,这里指丑时。

译文:

没有风雨声,天明得特别快,

羞煞了谯楼,它被乱更声搅扰。

世上那些当权的人,都改换了节操,

没有人听公鸡的叫声,

只听得那丑时响彻天空。

赏析:

《闻鸡》是一首反映社会黑暗和官场腐败的诗。诗中“闻鸡”即听到公鸡打鸣报晓的声音。诗人以公鸡打鸣比喻当时黑暗的现实,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社会黑暗的愤慨之情。这首诗用公鸡打鸣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喻,生动地刻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同时,诗歌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黑暗的社会现实与公鸡的叫声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