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岭寨,行云际,下视长江入地底。
汲江登岭行三里,跻扳峻险为艰尔。
将率居民几半千,度岁终年苦无水。
爰自庆历达元符,循旧安常谁拟议。
元符太守何公贤,爱民虑事诚而至,以为山顶流泉鲜其事。
吾观古人行师动万亿,所至岂必皆平地。
军必有井井未达,将渴不敢闻众耳。
阴阳者流,以水照星。
星之所聚,泉所委行。
行浚凿三日,遇泉井成矣。
乃今三井如鼎趾,岂特当年负瓶操绠,仆仆往还之人为慰喜。
吾欲后之人,知井所以起,敬守前功无委圮。
必使甃砌长如今日之清泚,万万斯年施何已,故作此歌勒诸斛岭之市。
【注释】
斛岭:山名。在今广东郁江上游。井:指水井。
行云际(yì jìng):像行云那样高峻。际,极、尽。
汲(jí)江:打井取江水为食。登岭:攀登到山顶上。行三里,跻扳(jī fān)峻险,谓攀援险要。为艰尔:为艰难而努力。将率居民几半千:率领的军队及居民将近一千户。将,率领。尔,你、你们。度岁终年苦无水:每年度日终年都苦于缺水。度岁,一年。苦无水,非常缺少水源。爰自庆历达元符:自从庆历年间直到元符年间。爰,从。
循旧:遵循古法。安常:安居不变。谁拟议:有谁能议论呢?
元符太守何公贤:南宋绍圣元年(1094)至政和二年(1112)任知州,元符即宋徽宗赵佶的年号,故以元符称其知州之职。爱民虑事诚而至:爱民思虑事情十分诚恳。以为:以为……是说。山顶流泉鲜其事:认为山顶上的泉水很少见。鲜,少。所至岂必皆平地:走到哪里,哪有不是平地的呢?岂,岂止,意译。
军必有井井未达,将渴不敢闻众耳:军队必须有井,但井口还没有到达,将领口渴也不敢向众人报告。将,将领。渴,干渴。敢,岂敢,表示程度。
阴阳者流,以水照星:阴阳之气在流动,用流水来照耀星星。阴阳,天气与地形。流,流动。以水照星,用水来照明星星。
星之所聚,泉所委行:星星集中的地方,泉水就在那里流淌。所聚,聚集。委,委积、积聚。
行浚凿三日,遇泉井成矣:经过三天的挖掘,遇到了一口泉水井。
乃今三井如鼎趾,岂特当年负瓶操绠,仆仆往还之人为慰喜:如今有三口深井,就像鼎的鼎足一样,难道仅仅因为是当年背着瓶子提着绳子的人,往返忙碌才使人感到安慰吗?为慰喜,使人心喜悦。
吾欲后之人,知井所以起,敬守前功无委圮:我想后来的人们,要知道这口水井为什么建立,要尊重前人立下的功绩不要让它倒塌。
必使甃砌长如今日之清泚(xǐ),万万斯年施何已:一定要使得井的周围砌石像今天一样清洁明亮,万年万代使用也不会结束。施,使用。
故作此歌勒诸斛岭之市:因此作一首歌记下来刻在斛岭这个地方。勒:刻。
【赏析】
这是一首题记诗,写于公元1112年(政和二年)。诗人在斛(huò)岭寨建井之后,写下这首诗来记述这一事件。
首句“斛岭寨”,交代了地点;“行云际,下视长江入地底”二句,描写了地势的高峻以及水的流向;“汲江登岭行三里”二句,写出了劳动过程的艰难;“将率居民几半千”二句,写出了劳役的人数之多;“爰自庆历达元符”二句,叙述了时间的长久;最后两句,表达了希望后人继续修井的愿望。整首诗歌结构严密,层层深入,先设问引出主题,然后逐层展开论述,最后点明主题,语言简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