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也虞朝庶绩熙,合修厥贡暨熊狸。
兕容于野虽非地,豹泽其文似识时。
毛革正须供有用,血牙安事杀为嬉。
国侨惠政人谁犯,虎听多应谢子皮。

展也虞朝庶绩熙,合修厥贡暨熊狸。

兕容于野虽非地,豹泽其文似识时。

毛革正须供有用,血牙安事杀为嬉。

国侨惠政人谁犯,虎听多应谢子皮。

注释:
展也:这里指代诗人自己或他人。虞朝:古代的虞国,位于今天的山西永济一带。庶绩熙:众多的功绩。合修:一起贡献。厥贡:他们的贡品。暨:及,与。熊狸:熊和狸,都是山中的野兽。兕(sì四):犀牛的一种,形状像犀牛但比犀牛小。血牙:比喻勇猛的牙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接到张籍的诗歌后,用拙劣的诗来戏调张籍,表达了他对张籍诗歌的欣赏和对张籍才华的认可。

首联“展也虞朝庶绩熙,合修厥贡暨熊狸。”表达了诗人对虞朝政绩的赞赏,认为他们共同的贡献就像熊和狸一样。这里的“展也”指的是我或者他人,可能是作者自谦或表示谦逊的态度。虞朝:这里指的是春秋时期的虞国,因为周武王灭掉商纣王建立了西周王朝,虞舜作为三皇五帝之一,后人尊他为虞舜,故以虞国代称周代的诸侯国。“庶绩熙”,意思是众多的事情都兴旺发达,“合修厥贡”则是说大家共同努力做出了贡品。“暨熊狸”是指虞舜时代的人们和野兽一起生活,象征着和谐共处。这句诗赞美了虞朝时期人们的勤劳和社会的繁荣。

颔联“兕容于野虽非地,豹泽其文似识时。”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虽然犀牛生活在野外,但它的外形并不凶猛,而是显得优雅。这里的“兕容”指的是犀牛的外貌,而“豹泽其文”则是用豹子身上的花纹比喻张籍的诗文,意指他的诗文很有时代感。这句诗赞美了张籍的文学才华。

颈联“毛革正须供有用,血牙安事杀为嬉。”“毛革”指的是犀牛的皮毛和皮革,它们可以用来制作有用的工具。而张籍的诗才则如同他的血牙一样,虽然锋利却不会随意伤害人。这里的“血牙”是对张籍才华的一种象征性描述,暗示了他的诗歌具有深刻的含义和价值。

尾联“国侨惠政人谁犯,虎听多应谢子皮。”这里的“国侨”可能是指张籍的名字,“子皮”则是一种动物的名称,这里用作人名的代称。诗人在这里称赞张籍的政绩和才能,认为没有人敢触犯他。同时,他希望张籍能够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就像老虎听到声音会感激一样。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张籍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张籍诗歌和才华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虞朝时期社会繁荣景象的怀念,以及对张籍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