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可人君子竹,书无同至大王风。
此风此竹堪谁共,着得茶经桑苎翁。
客有可人君子竹,书无同至大王风。
此风此竹堪谁共,着得茶经桑苎翁。
注释与赏析:
- 诗人介绍:郑清之,字平叔,号安晚,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家园即事十三首》展现了他对自然美、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
- 诗句解读:“客有可人君子竹”中的“可人”意味着吸引人,而“君子竹”则指具有君子风度的竹子,这里的比喻可能指的是竹子的高洁和坚韧。“书无同至大王风”中的“大王风”可能是指大王的力量或风范,暗示书籍的力量能够影响深远。
- 关键词释义:
- “可人”在此处形容竹子不仅外表美观而且具有君子般的高尚品质。
- “君子竹”指的是那些被赋予了道德象征意义的竹子。
- “大王风”在这里比喻书籍所蕴含的强大力量或深远影响。
- 翻译参考:
- 译文:有位客人带来了令人喜爱的竹子,它书写的篇章没有谁能与之相比,如同大王之风一样不可抗拒。这种风和竹子可以与《茶经》和桑苎翁相提并论。
- 情感表达:整首诗通过描绘竹子和书籍的美好,表达了对自然美和人文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
- 文化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一个文人荟萃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文化的尊崇。
- “王”字在古代常用来指代帝王,此处可能暗含一种超越世俗的意味,反映出诗人超脱物外的思想境界。
- 艺术特色:
- 诗歌采用对比手法,将“可人君子竹”与“大王风”形成鲜明对照,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 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君子竹”、“大王风”,使得诗歌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 历史影响:
- 郑清之的这首《家园即事十三首》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成为研究宋代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
- 诗中对自然美和文化价值的颂扬,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