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本喜饮,半入野人腹。
南洲春梦婆,亦复开醉目。
尚想晋流丽,鳖饮更升木。
兴来索老兵,谁谓酌可独。
我亦爱客至,陶巾时一漉。
虽有彭泽田,种秫苦不足。
颇因病入务,瓢弃尚馀绿。
岂无大雅朋,来伴离骚读。
广文粲檐花,和靖峙修竹。
交情如酎醇,秀句喜心沃。
觞政尝卜夜,谈闱屡更仆。
胡为阔宇芝,但忆颓山玉。
聊尔遣书瓻,安得洗愁斛。
昔夸圣人中,今愧平原督。
杯手助持螯,车涎笑逢曲。
青州岂乌有,白衣问黄菊。
如皋应解颜,对饮颇胜俗。
何时赤壁游,匏樽笑相属。
欲歌鹿鸣三,正苦龟藏六。
饮肯遗公荣,雨烦过御叔。
欣闻麦两岐,况有鱼百族。
小却揖二豪,觥船倒醽醁。
这首诗是林治中和郑广文的一首送别诗。林治中以诗相赠,表达了对郑广文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我们来逐句翻译这首诗:
- 长公本喜饮,半入野人腹。
- “长公”是指郑广文,他非常喜欢喝酒。
- 南洲春梦婆,亦复开醉目。
- “南洲”指的是江南地区,“春梦婆”是一种酒名。
- 尚想晋流丽,鳖饮更升木。
- “晋流丽”是一种酒名,而“鳖饮”则是一种饮料。
- 兴来索老兵,谁谓酌可独。
- “老兵”在这里可能指的是饮酒的老手,而“酌可独”则表示只有一个人可以享受这种饮酒的乐趣。
- 我亦爱客至,陶巾时一漉。
- “陶巾”是一种用来过滤酒的工具,而“时一漉”则表示在饮酒时会时不时地过滤一下。
- 虽有彭泽田,种秫苦不足。
- “彭泽田”是指一种种植水稻的土地,“种秫苦不足”则表示种植水稻并不容易。
- 颇因病入务,瓢弃尚馀绿。
- “因病入务”可能是指因为某种原因而开始从事农业工作,而“瓢弃尚馀绿”则表示尽管已经放弃了酒席宴饮的生活,但仍保留着一些酒菜的痕迹。
- 岂无大雅朋,来伴离骚读。
- “大雅朋”是指高雅的朋友,而“离骚读”则表示在阅读《离骚》时有朋友相伴。
- 广文粲檐花,和靖峙修竹。
- “广文”是指郑广文,而“粲檐花”则形容他的书房里充满了鲜花。“和靖”是指和靖禅师,而“峙修竹”则形容他的书房里生长着茂密的竹子。
- 交情如酎醇,秀句喜心沃。
- “酎醇”是指美酒,而“秀句喜心沃”则表示友情如同美酒一般醇厚,让人心情愉悦。
- 觞政尝卜夜,谈闱屡更仆。
- “觞政”是指宴会上的礼仪规定,而“卜夜”则表示在宴会上常常选择晚上进行。“谈闱”是指讨论问题的场景,而“屡更仆”则表示在讨论过程中经常更换话题。
- 胡为阔宇芝,但忆颓山玉。
- “胡为”可能是询问为何的意思,而“阔宇芝”则形容宽广的空间里生长着灵芝。“但忆颓山玉”则表示虽然回忆着颓废的山岳,但却怀念起玉石般美好的事物。
- 聊尔遣书瓻,安得洗愁斛。
- “聊尔”可能是无奈的意思,而“遣书瓻”则表示用书信来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安得洗愁斛”则表示希望能够通过书信来洗涤内心的忧愁。
- 昔夸圣人中,今愧平原督。
- “昔夸圣人中”是指过去曾经自认为是圣人一样的人物,而现在却感到惭愧。“今愧平原督”则是说现在感到羞愧不如从前。
- 杯手助持螯,车涎笑逢曲。
- “杯手助持螯”形容手持酒杯时帮助夹取螃蟹的情景。“车涎笑逢曲”则形容在宴会上遇到熟人时会互相打招呼并微笑交谈。
- 青州岂乌有,白衣问黄菊。
- “青州”是指一个地方的名称,而“乌有”则表示不存在或不存在的意思。“白衣问黄菊”则是指有人穿着白衣前来询问关于黄菊花的信息。
- 如皋应解颜,对饮颇胜俗。
- “如皋”是指一个地方的名称,而“解颜”则表示展露笑容。“对饮颇胜俗”则是指与朋友一起喝酒非常愉快且超越了常人的喜好。
- 何时赤壁游,匏樽笑相属。
- “赤壁游”是指三国时期周瑜、诸葛亮等英雄人物共同游玩的地方。“匏樽笑相属”则描述在宴会上人们相互敬酒并开心地交谈的场景。
- 欲歌鹿鸣三,正苦龟藏六。
- “鹿鸣三”是指《诗经》中的一篇作品,而“龟藏六”则形容乌龟被关在六层石笼中无法逃脱的情景。
- 饮肯遗公荣,雨烦过御叔。
- “饮肯遗公荣”是指喝得高兴时会忘记自己的荣耀地位。而“雨烦过御叔”则形容雨水打扰了宴会的气氛。
- 欣闻麦两岐,况有鱼百族。
- “欣闻麦两岐”是指听到丰收的消息很高兴。而“况有鱼百族”则形容看到丰富的水产资源感到非常高兴。
- 小却揖二豪,觥船倒醽醁。
- “小却”是指退让的意思,而“揖二豪”则形容向两位有地位的人行礼致敬。“觥船倒醽醁”则形容酒杯倒下时发出的声音。
这首诗通过描绘林治中和郑广文之间的友谊以及他们之间的饮酒场景,展现了两人深厚的情感和彼此间的默契。诗中使用了许多优美的词汇和形象的比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和饮酒的喜爱,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