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矜霁色,林岭溯晨光。
万象露荣秀,熙然数盛阳。
扶筇喜暄暖,更得春日长。
回阡互亏蔽,丛薄纷青黄。
溪桥觉飞动,涨水起连航。
杳杳岩壑步,翛翛松桂香。
道人诵所闻,坐使身世忘。
谁我共出处,闲人澹徊翔。
风铃有妙想,天乐浮图傍。
非徒爱石壁,行将营草堂。
彼哉楚人子,记恨撷幽芳。
游白云山
西山矜霁色,林岭溯晨光。
万象露荣秀,熙然数盛阳。
扶筇喜暄暖,更得春日长。
回阡互亏蔽,丛薄纷青黄。
溪桥觉飞动,涨水起连航。
杳杳岩壑步,翛翛松桂香。
道人诵所闻,坐使身世忘。
谁我共出处,闲人澹徊翔。
风铃有妙想,天乐浮图傍。
非徒爱石壁,行将营草堂。
彼哉楚人子,记恨撷幽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白云山时的所见所感。诗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
第一句: “西山矜霁色,林岭溯晨光。”这两句描绘了山景之美,西山被阳光照耀,显得格外壮丽。同时,清晨的阳光透过树林,给景色增添了生机。
第二句: “万象露荣秀,熙然数盛阳。”这里的“万象”指的是自然界的一切景象,包括植物、动物等。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第三句: “扶筇喜暄暖,更得春日长。”这句描述了诗人在温暖的春天里行走的心情。他喜欢这个季节,因为它既温暖又充满生机。
第四句: “回阡互亏蔽,丛薄纷青黄。”这句描绘了山路两旁的景色,回阡交错,绿意葱茏。诗人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力。
第五句: “溪桥觉飞动,涨水起连航。”这里描绘了溪流中的桥梁和船只随着水位上涨而移动的景象。诗人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他对大自然变化的敏感度。
第六句: “杳杳岩壑步,翛翛松桂香。”这句描述了诗人在深山老林中漫步的情景。这里的“杳杳”形容山路遥远、神秘,而“翛翛”则形容松树散发出的香气。
第七句: “道人诵所闻,坐使身世忘。”这句表达了诗人与道人们交流心得后,对于世俗生活的遗忘。这里的“所闻”可能指的是道人们的教诲或者诗歌等。
第八句: “谁我共出处,闲人澹徊翔。”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学的思考。他认为,无论是谁,都应该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不是被世俗束缚。这里的“澹徊翔”形容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淡然。
第九句: “风铃有妙想,天乐浮图傍。”这句描绘了风铃随风摇曳发出美妙的声音,仿佛是天籁之音。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宗教或精神信仰的思考。
第十句: “非徒爱石壁,行将营草堂。”这句表达了诗人不仅欣赏石头的美丽,还打算建造自己的草堂来隐居生活的愿望。这里的“营”意味着经营、建设。
第十一句: “彼哉楚人子,记恨撷幽芳。”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楚人子的讽刺和批判。他认为他们总是因为某些原因而怀恨在心,但却忘记了自己应该珍惜的美好事物——如花的芬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