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掾西曹贵,星华使节雄。
我行千里镐,即叙百馀戎。
王略持筹内,边山聚米中。
因成率然势,不陈取奇功。

【解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写于开元年间。仲冯是作者的友人,时任长安尉,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对仲冯的敬仰。首联点明仲冯的身份和地位;颔联以夸张的笔法描绘仲冯的威武雄壮,并表达了对仲冯的崇敬;颈联写仲冯在边境指挥作战,表现了仲冯的才能和胆略;尾联写仲冯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是为国捐躯的高尚情操。

【答案】

译文:仲冯贵为官曹西曹,星华使节显雄壮。我行千里到镐京,即叙一百馀戎兵。王略持筹在庙堂,边山聚米中战场。率然势成不陈功,不图奇功立功勋。

赏析:①此诗作于开元年间,诗人的朋友仲冯任长安尉(县尉),当时诗人被贬谪为江陵别驾。这首诗就是诗人对仲冯的颂扬。

②“府掾西曹贵”,写仲冯的身份、地位和身份尊贵。仲冯身为长安尉,官职很高,是朝廷命官,所以称他为“府掾”。府掾,指郡县属官。西曹是掌管文书的部门。贵,指高贵。

③“星华使节雄”,用夸张手法写仲冯的威严与雄壮。星华,指星宿中的文曲星。使节,指出使外邦的使者。雄,指雄壮、雄伟。诗人用“星华使节”、“雄”来赞美仲冯的威仪、气度。

④“我行千里镐”,写诗人赴任途中的情景。镐,指长安。这句意思是说仲冯要去京城长安上任,诗人要去京城长安赴任,都在路上行走很远的距离。

⑤“即叙百馀戎”,写仲冯到达长安后指挥作战的情况。叙,通“率”,率领。戎,指军队。诗人说他到达京城长安后,立即指挥军队进行战斗,指挥一百多名军队。这里用“即”字,说明仲冯一到长安就投入工作。

⑥“王略持筹内”,用典。汉高祖刘邦曾与项羽争天下,双方约定中分天下,以鸿沟为界。后来刘邦军败,项羽军至,两军相持不下,于是项伯夜驰入刘邦军中,密约二人重订鸿沟为界。刘邦听从了项伯的建议,与项羽两军对峙,最终取胜。“王略”即指刘邦,“筹”指计策。“持筹内”指刘邦采纳张良的计谋,采取守势。这里借指仲冯善于审时度势。

⑦“边山聚米中”,“边山”指边界上的山,泛指边疆地区的山,“聚米中”指把米聚集起来放在中间。这里指边境上的山川形势险要,地形复杂。诗人用“集米中”来形容仲冯善于分析敌情,了解地理环境,善于指挥作战。

⑧“因成率然势”,“因成”指顺势而成。“率然”指顺其自然的样子。“势”指军事上的形势、态势。这里指仲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而采取灵活的战术。“不陈取奇功”,不追求侥幸取得战功。“陈”通“逞”,追求、施展。“奇功”指特殊的战功。“不陈取奇功”意指仲冯不追求特殊战功,而是要顺应形势,灵活地处理问题,不拘泥于常规。

⑨最后两句写仲冯的胸怀和情操:“王略”指刘邦,这里借指仲冯。“持筹内”指刘邦采纳张良的计策,善于审时度势。“不陈取奇功”意为仲冯不追求特殊战功,而是为国家考虑。“陈”同“逞”,施展、追求。

⑩整首诗用典较多,语言简练有力,风格刚健有力,气势充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