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赏非俗嗜,雅游知胜缘。
百身化前佛,方丈纳诸天。
工以智自表,名由高益传。
吴生擅粉绘,杨氏妙钧埏。
能事古未尽,希声今亦然。
伻图观肖像,抚㢩置鸣弦。
理会均闻见,神交遗后先。
衣冠若对面,山水欲忘年。
子墨台中妙,仙翁树下贤。
新诗俱绝唱,尘土更馀妍。
诗句
- 和原父同江邻几过净土院观古殿吴道子画杨惠之塑像及显僧传当世贵人形骨仁僧鼓琴作
- 真赏非俗嗜,雅游知胜缘。
- 百身化前佛,方丈纳诸天。
- 工以智自表,名由高益传。
- 吴生擅粉绘,杨氏妙钧埏。
- 能事古未尽,希声今亦然。
- 伻图观肖像,抚㢩置鸣弦。
- 理会均闻见,神交遗后先。
- 衣冠若对面,山水欲忘年。
- 子墨台中妙,仙翁树下贤。
- 新诗俱绝唱,尘土更馀妍。
译文
- 我和原父一起经过江邻几的净土院观看古代宫殿和吴道子绘制的杨惠之塑像以及显僧传授的当世贵人形象。
- 真正的欣赏不是庸俗嗜好,高雅的艺术知道它的价值所在。
- 化身为千佛的前身,方丈里面容纳了诸天。
- 技艺用智慧来表现自己,名声通过高尚的声誉而流传。
- 吴生擅长绘画,杨氏精通绘画。
- 能够做的事情还没有做到极致,现在的声音也如此。
- 携带图画观赏肖像,抚摸着琴弦演奏音乐。
- 理解并都听说见过的东西,精神交流超越时间的先后。
- 衣冠如同面对面一样,山水好像忘记了年岁。
- 子墨台是书法艺术的精妙之处,仙翁树下是品德高尚的人。
- 新的诗歌都是绝唱,尘世更加美丽。
注释
- 江邻几:宋代文学家、史学家、目录学家,与范仲淹齐名,有《无求集》。
- 净土院:唐代佛教寺院遗址,位于长安城东南的龙首原上,因寺内建有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塔而得名,唐时称为“西明寺”。
- 吴道子:唐朝著名画家,被人们称为“画圣”,其作品线条流畅、生动,富有个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 杨惠之:不详,可能是指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或画家。
- 显僧:不详,可能是当时的僧人或修行者。
- 真赏:真实、准确的欣赏;”非俗嗜”:不是庸俗的喜爱。
- 雅游:高雅的游玩;”知胜缘”:知道美好的缘分。
- 化前佛:化身前的佛陀。
- 方丈:即方丈室,是禅宗寺院中主持僧居住和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
- 智自表:智慧自然地表现出来。
- 名由高益传:名声因为高尚的品质而传播开来。
- 粉绘:彩绘;”钧埏”:古代对陶瓷工艺的一种称呼。
- 古未尽:古人尚未完成的事情,这里指艺术创作还未达到极盛时期。
- 希声:稀少的声音,此处指新声;”今亦然”:现在也是如此。
- 伻图:即图录,记录图像的书籍。
- 新诗:新的诗歌;”俱绝唱”:都是绝唱。
- 尘世:人间世界;”余妍”:残余的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净土院参观古殿、吴道子画作以及与僧侣的交流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创作的赞美和对高雅艺术的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古殿、佛像、绘画等元素的描写,展现了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诗人还强调了艺术创作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欣赏不仅仅是对美的欣赏,更是对美的追求和创造。这种观点在当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对于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诗人还通过对古往今来的对比,表达了对古人留下的艺术品和文化遗产的珍视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