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敌须多士,忧民赖九重。
公车皆自荐,物议绝先容。
骏骨何妨市,金台不易逢。
处囊争耀末,跃治要居镕。
秋野腾鞲鹘,春雷起蛰龙。
吾徒正高卧,欲老白云峰。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白。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 “诏书求方略之士咸令自陈”:
- 诗句解读:皇帝的诏书中呼吁有才能的策略家们主动陈述自己的意见。
- 关键词解释:“诏书求”,指的是皇帝发布的文书。“方略之士”,指具有远见和策略的人才。“自陈”,主动汇报自己的想法。
- 赏析:这是对朝廷的一种期待,希望那些有才能的人能够主动站出来,为国家出谋划策。
- “破敌须多士,忧民赖九重”:
- 诗句解读:打败敌人需要众多的士兵,而关心民众则要依靠朝廷的决策。
- 关键词解释:“破敌”,战胜敌对势力。“忧民”,担忧百姓的疾苦。“九重”,指皇宫。
- 赏析: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认为国家的强大和人民的幸福都依赖于统治者的智慧和决断。
- “公车皆自荐,物议绝先容”:
- 诗句解读:公车(指政府办公场所)里的人都自己推荐自己,而不再依赖门第和关系。
- 关键词解释:“公车”,古代政府的办公场所。“自荐”,主动推荐自己。“物议”,民间的意见。“介绍”,指通过家族或亲戚的关系来影响别人。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当时科举制度下,人们开始摒弃旧有的世家背景,转而注重个人才能和品德,体现了社会的进步。
- “骏骨何妨市,金台不易逢”:
- 诗句解读:珍贵的人才不一定要通过买卖得到,即使没有门第也能遇到良机。
- 关键词解释:“骏骨”,形容人才出众。“市”,市场。“易逢”,容易遇到。
-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人才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出身,只要有真才实学,就能得到应有的机会。
- “处囊争耀末,跃治要居镕”:
- 诗句解读:有些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而争夺高位,有些人则在治理国家的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 关键词解释:“囊”,指小袋子,比喻小地方。“耀”,炫耀。“冶”,治理的意思。“居镕”,处在关键的位置。
- 赏析:这句诗批评了一些人只看重个人的名利,而忽视了为国家做出实质性贡献。
- “秋野腾鞲鹘,春雷起蛰龙”:
- 诗句解读:秋天田野里飞翔的大雁是隼鸟,春天雷声中醒来的龙象征着万物复苏。
- 关键词解释:“秋野”,秋天的田野。“腾”,飞翔。“鹘”,一种猛禽。“春雷”,“春雷”是指春天的第一声雷,象征新生和活力。“蛰龙”,冬眠后觉醒的龙,这里比喻潜在的力量。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象和生命力的变化,寓意着事物都有其发展的规律和时机,只有抓住时机,才能取得成功。
- “吾徒正高卧,欲老白云峰”:
- 诗句解读:我和我的朋友们正在悠闲地休息,想要像白云一样自在地生活。
- 关键词解释:“吾徒”,我和你的朋友。“高卧”,悠闲地躺卧。“欲老”,想要享受。“白云峰”,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