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飘流,故人相望如箕斗。
畔愁千首。
诗骨能清瘦。
白日鹍弦,同看春风手。
君知否。
袖痕别后。
犹有临歧酒。

【注释】

点绛唇 其一 和王元渤舍人见贻

岁月飘流,故人相望如箕斗。

畔愁千首,诗骨能清瘦。

白日鹍弦,同看春风手。

君知否。

袖痕别后,犹有临歧酒。

【赏析】

《点绛唇·和王舍人见贻》是宋代词人晏殊所写的一首词。此词作于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42年)春初,当时作者在颍州任通判,时值春天,他与友人王元渤相见,并互相赠送诗词。

上阕写送别。“岁月飘流”四句,写送别情景。“岁月飘流”,时光荏苒,转眼间,自己与友人分别已久,此时相逢,不禁令人感慨万分,于是用夸张的手法,说“故人相望如箕斗”。箕、斗,都是星宿名,这里比喻时间之长。“畔愁千首”,指离别之情,难以言表。《世说新语》:“谢公道:‘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义熙中朝士多疾其语。谢公曰:‘自古无人不死,但愿夏首穷汉寿之末,彭祖度八百岁之后耳。’”此言人生有限,别离无限,所以“畔愁千首”,实指离别之情。“诗骨能清瘦”,指自己的为人清高,志节坚贞,不苟合流俗。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还尽,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此处化用苏轼诗句,以自况,言自己与友人虽相隔千里,但心志相通。

下阕写相聚之情。“白日鹍弦”二句,写相聚的情景。“白日鹍弦”,即弹奏古琴。“同看春风手”,指二人一起欣赏春天的景色。“君知否”,是说你知道吗?“袖痕别后”三句,写别后相思之情。晏殊《踏莎行》:“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袖痕别后”,谓衣袖上有离别时留下的痕迹。“犹有临歧酒”,指分手时饮酒饯别的场面。欧阳修《玉楼春·去岁小戎游北阙》:“临歧把酒停杯劝,惆怅佳期不可再。”此词写离别之情,但写得婉约含蓄,情致悠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