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竹才一亩,便有千亩势。
苟能会其趣,何拘寻丈地。
其气伟丈夫,其德象君子。
莹哉冰雪如,润与圭璋比。
中虚而有容,外直而不倚。
迥非凡植俦,惟与乔松齿。
揽以入吟篇,引以近书几。
好之而乐之,雅致要相似。
物清我亦清,相对乃无愧。
翛然静秀姿,举世所同嗜。
志趣有不侔,肝胆楚越异。
将以洗凡俗,凡俗乌可洗。
绿猗喻武公,金璧侈归美。
萧瑟悦宣尼,食肉至忘味。
有之而似之,气类由默契。
此君如有知,哙伍亦所耻。
苟或冰炭然,虽多亦奚以。
诗句:
- 种竹才一亩,便有千亩势。 种植竹子仅一亩地,却拥有千亩的气势。
- 苟能会其趣,何拘寻丈地。 如果能够领悟竹子的情趣,何必拘泥于一亩之地。
- 其气伟丈夫,其德象君子。 它的气魄雄伟如男子汉,德性像君子一样高尚。
- 莹哉冰雪如,润与圭璋比。 它的晶莹剔透如同冰雪,质地细腻如圭璋一般。
- 中虚而有容,外直而不倚。 它内部空旷而容纳万物,外观挺拔而不偏斜。
- 迥非凡植俦,惟与乔松齿。 迥然不同于其他植物,只和高大的松树相比。
- 揽以入吟篇,引以近书几。 将竹子揽入诗歌之中,放在书房旁边。
- 好之而乐之,雅致要相似。 喜爱它、欣赏它,高雅的气质要与之相同。
- 物清我亦清,相对乃无愧。 物品清澈我也清澈,相互面对毫无愧疚。
- 翛然静秀姿,举世所同嗜。 潇洒自如、秀丽的姿态,举世皆为所喜好。
- 志趣有不侔,肝胆楚越异。 志趣不同,如同楚国和越国那样遥远。
- 将以洗凡俗,凡俗乌可洗。 想要洗涤世俗的污垢,但世俗又怎能洗涤呢?
- 绿猗喻武公,金璧侈归美。 用绿色来比喻周公,黄金和玉璧来赞美他的功德。
- 萧瑟悦宣尼,食肉至忘味。 萧瑟的声音让孔子感到愉悦,吃肉的味道甚至忘记了味道。
- 有之而似之,气类由默契。 有了这样的竹子,我们仿佛也能感受到它的气韵。
- 此君如有知,哙伍亦所耻。 如果这位君子真的存在,那么他一定会感到羞耻。
- 苟或冰炭然,虽多亦奚以。 如若遇到冷酷无情的人,那么即使是再多也没有意义。
译文:
竹林只有一亩地,却有千亩的气势。如果能够领悟竹子的情趣,何必拘泥于一亩之地。它的气魄雄伟如男子汉,德性像君子一样高尚。它的晶莹剔透如同冰雪,质地细腻如圭璋一般。内部空旷而容纳万物,外观挺拔而不偏斜。迥然不同于其他植物,只和高大的松树相比。将竹子揽入诗歌之中,放在书房旁边。喜爱它、欣赏它,高雅的气质要与之相同。物品清澈我也清澈,相互面对毫无愧疚。潇洒自如、秀丽的姿态,举世皆为所喜好。志趣不同,如同楚国和越国那样遥远。想要洗涤世俗的污垢,但世俗又怎能洗涤呢?用绿色来比喻周公,黄金和玉璧来赞美他的功德。萧瑟的声音让孔子感到愉悦,吃肉的味道甚至忘记了味道。有了这样的竹子,我们仿佛也能感受到它的气韵。此君如果有知,他一定会感到羞耻。如若遇到冷酷无情的人,那么即使是再多也没有意义。
赏析:
这首诗以“西轩竹”为题,表达了对竹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竹子的描述,展现了竹子的气魄、德性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竹子的喜爱和欣赏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诗意。同时,诗人通过对竹子的赞美,也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