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被儒冠误,如今尚忍言。
雪霜昏日月,盗贼满乾坤。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国被儒冠误”,句中“儒冠”指的是儒家学者戴的帽子,古代读书人用它作为标志。“误”字表示作者认为国家被儒学思想所误导。“如今尚忍言”,句中有两处关键词语,“忍言”即忍受着不说的意思,“尚”是还的意思。作者认为儒家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所以现在还要忍受着不谈这些。
“雪霜昏日月”,这句话中有两个关键词语,“雪霜”和“昏”。作者以自然现象比喻政治黑暗。“日月”在这里代指朝廷。“盗贼满乾坤”,这句话有四个关键词语,“乾坤”即天地,泛指国家,“盗贼”指乱臣贼子,也暗指朝廷中的奸佞之人,“满”表示到处都是。作者通过“雪霜昏日月”“盗贼满乾坤”来表达他对于当时政治黑暗腐败的强烈不满和痛心疾首之情。
“赏析”要求学生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创作背景等,然后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答案】
译文:国家被儒学思想所误导,现在仍不能忍受地说出这些。大雪霜把日月都遮蔽了,到处都是盗贼。
释义:①国被儒冠误,如今尚忍言——国家被儒学思想所误导,现在仍不能忍受地说出这些;②雪霜昏日月,盗贼满乾坤——大雪霜把日月都遮蔽了,到处都是盗贼。
注释:①国被儒冠误:国家被儒学思想所误导;②犹忍言:还不忍心说;③昏:遮蔽;④乾坤:天地;⑤盗贼:乱臣贼子。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三吏》组诗中的第二首,写于安史之乱时期。杜甫目睹长安城破败不堪的景象而写下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时局动荡不安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