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泊钓楂,弄日色侵霞。
烧地不锄草,荒池旧沤麻。
偶寻僧坐石,见落鸟衔花。
饧粥春寒后,多逢楝树家。
诗句逐句释义
随风泊钓楂:随风停泊在钓鱼的树枝上,意味着诗人在享受宁静的时光。
弄日色侵霞:玩弄着阳光的颜色,似乎要将其染成红色,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留恋。
烧地不锄草:虽然土地被烧过,但不去翻动土壤去锄草,可能表示诗人对此地的依恋或是认为这种状态更自然和谐。
荒池旧沤麻:废弃的池塘边长满了麻,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的未使用或管理不善导致的。
偶寻僧坐石:偶尔寻找僧人坐在石头上,可能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修行的向往或是为了休息而寻找一处静谧之地。
见落鸟衔花:看到鸟儿落在树上,嘴里还叼着花朵,可能是在描绘一幅春天的景象,强调了生命的活力和美丽。
饧粥春寒后:在春天寒冷的时候吃饧粥,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季节变化的敏感。
多逢楝树家:经常遇到楝树,可能是因为楝树的芬芳或与楝树有某种联系,也可能只是偶然的相遇。
译文
随风停泊在钓鱼的树枝上,玩弄着阳光的颜色,仿佛要把它染成红色。
尽管土地被火烧过,却不愿去翻动土壤去锄草,可能是因为这种状态更加自然和谐。
废弃的池塘边长满了麻,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的未使用或管理不善。
偶尔寻找僧人坐在石头上,可能是为了寻找一处静谧之地进行修行。
看到鸟儿停在树上,嘴里还叼着花朵,可能是在描绘春天的景象,强调了生命的活力和美丽。
在春天寒冷的时候吃饧粥,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季节变化的敏感。
经常遇到楝树,可能是因为楝树的芬芳或者与楝树有某种联系,也可能只是一次偶然的相遇。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从“随风泊钓楂”,“弄日色侵霞”,“烧地不锄草”,“荒池旧沤麻”等句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对简朴生活的深刻理解。同时,诗人通过描述与僧人、鸟儿、楝树等的互动,展现了他内心的平静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