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斋蒲稗里,夜色入柴荆。
坐久雨声绝,水深荷刺生。
听猿思楚宿,失鹤梦南征。
白屋青山下,何年返旧耕。

【注释】幽斋:书房。蒲稗:蒲草和稗草。柴荆:指柴门。水深:水势浩大。荷刺生:荷叶上长出了尖锐的刺,比喻水势汹涌。楚宿:指楚地的宿营地。南征:指从南方归来。白屋:用来形容简陋的茅屋,多用作对有志之士的称呼。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夜晚雨中独坐时有感而发之作。诗人夜宿于茅屋,雨声淅沥,诗人思绪万千,不禁想起楚地的宿营地,想到自己南归已久,不知何年才能重返故里耕作了。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充满了思乡之情。

雨中感怀(节选)

幽斋蒲稗里,夜色入柴荆。
坐久雨声绝,水深荷刺生。
听猿思楚宿,失鹤梦南征。
白屋青山下,何年返旧耕。

注释:书房里,夜色已经融入了柴门。
久坐之后,雨声消失了,水涨得很急,荷叶被淹没了,上面长满了尖刺。
听着猿叫,我想起了楚地的宿营地;望着天空中的云彩,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南征的身影。
在白屋、青山之下,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故乡继续耕种呢?

赏析:这首诗以“雨”作为贯穿全诗的主题,通过雨中的景象来抒发诗人的情感。首联描绘了书房里的宁静景象,以及夜晚的静谧氛围。颔联则转入了雨后的情景,雨水涨满了池塘,荷叶上的刺也显得更加明显。颈联则通过听猿和望云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楚地宿营地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南征生涯的回忆。尾联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盼和思考,表达了对故乡的渴望和对农耕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