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王遗迹地,花落旧岩阿。
山鬼下茅屋,野鸡啼苎萝。
别祠江路见,疑冢草间多。
寒食思家客,空村记所过。

【注释】徐王:指春秋时代吴国君主徐偃王。遗迹:指其墓地。岩阿(yá ē):山崖之下,草木丛生的地方。“下”是动词,意为“在……下面”。茅屋:用草搭成的简陋房屋或坟墓。“茅”字的本义是“覆盖”,这里借指茅屋。苎萝:一种植物名,也用作女子的代称。“萝”字的本义是“藤蔓植物”,这里借指这种植物。“啼”,动词,指鸟叫,引申为鸣。疑冢:即疑冢墓,疑冢,古地名,位于今河南固始县西北,春秋时楚人徐偃葬于其地,后因以称其坟。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一天禁火的一种风俗,又称“冷炊”。思家:思念家乡亲人。空村:村庄中无人居住。

【赏析】此诗写诗人过徐王故居时所见所感。开头两句说徐王故居遗址仍在,山上的野花落了,旧日的岩穴也长满了青草。三四句写山鬼来到这荒凉的野舍,听到野鸡在草丛中啼叫,于是便怀疑那荒废已久的墓地上是否还有坟墓,而那墓地上的草一定很多。五六句写寒食节过后,诗人想到远方的亲人,又想起自己刚刚过去的一段旅途,不禁感慨万分。结尾两句说诗人回到故乡之后,发现故居已荒芜不堪,只有空荡无人的村舍还依稀记得曾经有过这个地方。

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故居所见所闻和所思所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感情真挚深沉,意境开阔雄浑,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