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落钗股,晓行犹见灯。
圆亭方井水,老寺少年僧。
涧响夜疑雨,云寒春欲冰。
山僮错相认,应道我来曾。
【注释】
僧房:和尚的住房。疥壁:用白土抹墙,使之平滑如疥癣。松树:指山中树木。落钗股:形容树枝细长柔弱,像人头上插着的钗子。晓行:天刚亮就上路了。圆亭方井:圆形的亭子,方形的井口。水:泉水。老寺:年代久远的寺庙。少年僧:年纪不大的和尚。涧响夜疑雨:山涧里夜晚传来阵阵雨声。云寒春欲冰:云雾寒冷,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山僮:山中的小和尚。错相认:把对方认错了。
【赏析】
《僧房疥壁》,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作品,此诗描绘了山间晨行的所见所闻,表现了作者对山中生活的喜爱。首联写早晨上山的情景;颔联写山中清晨的景色和气候;颈联写山涧里的水声;尾联写山中生活的情趣。
这首诗写山中清晨的景象。前两句“松树落钗股,晓行犹见灯”,描写了松树的枝干修长柔弱,好像美人头上插着的金钗一样,而天刚亮,还见到寺里的灯光,说明诗人一大早就出发登山。第三句“圆亭方井水,老寺少年僧”,写山上亭台、水井、古庙,以及老和尚和新来的小和尚,表现了诗人对山中宁静的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后两句“涧响夜疑雨,云寒春欲冰”,写山中的涧水在夜晚发出阵阵声响,好像要下起雨来,但第二天一早,又觉得天气很冷,像是春天快要到了。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观察入微的细致,也反映出他对于山中生活的熟悉与亲切。最后“山僮错相认,应道我来曾”一句,写出了小和尚以为诗人已经来了很长时间,因此有些奇怪。
这首诗语言平淡,意境幽静,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