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淹所治县,粤王曾种树。
山人雨后来,空台唯宿莽。
故人出端平,子孙今不武。
寥寥南峰寺,枯禅尚灵雨。
犹记桐乡祠,影前及僧语。
【注释】
江淹:《南史·江淹传》:“江淹少有神童名,文章冠世。”县:治所在今江西鄱阳。粤王:指陈霸先。曾种树:《南史·陈纪》:“建武二年(576)……帝幸东冶,大阅军士于南州城,以木为车数百乘,置之于城上,使士卒登之。又令诸军各作木牛流马,以运米谷及战具。”台:高台。宿莽:杂草。
端平:南宋孝宗年号(1233—1236)。不武:无勇力。
寥寥:空寂貌。寺:梵语“伽蓝”的省称。
桐乡祠:在桐乡(今属浙江桐乡市)。影前:影子旁边。及僧语:和僧人谈话。
【赏析】
此诗为诗人寄给峨眉家先生的。峨眉山,在今四川乐山;先生,指作者的朋友陈邦彦。陈邦彦曾任建之浦城县令,故云“所治县”。首句点出题意。次句承“所治”而来,说当年粤王曾在此地种过树,而“树”字暗藏了“树植”之意。后三句,是追忆陈邦彦的事迹。第三句写陈邦彦的为人,第四句说他的子孙没有武勇的气魄。“端平”二字,暗示陈邦彦曾做过宰相,所以有“子孙今不武”的话。五、六两句,写陈邦彦晚年的孤独生活,用“空台”“宿莽”等词,烘托出他孤寂的心情,也暗寓对陈邦彦的同情和思念之情。末联,写诗人回忆当年与陈邦彦在桐乡祠相会的情景,并表示怀念之意。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感情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