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产桐梓,拟作膝上琴。
琴成不他饰,种漆江之浔。
独无徽将轸,何以发商音。
但得独茧蚕,饲之扶桑阴。
烹鱼腹有胶,不患海水深。
【注释】
空山产桐梓,拟作膝上琴。
桐梓:桐木和梓木,指制琴用的梓木和桐木,这里泛指琴材。膝上琴:指古代的琴。膝上琴即指古琴。
琴成不他饰,种漆江之浔。
他饰:其他的修饰物。
浔:指地名。
独无徽将轸,何以发商音。
徽、轸:古代弦乐器的组成部分,是琴上用来调弦的部分。
商音:商,五音之一;音,指音律。商音,这里指古代的五声音阶中的商声。
但得独茧蚕,饲之扶桑阴。
独茧蚕:一种蚕。独,单;茧,蚕吐下的丝结成的圆球形的茧子。
扶桑:东方的神木名,传说中太阳升起的地方。此处指太阳。
扶桑阴:指桑树的树荫下。
烹鱼腹有胶,不患海水深。
胶:黏性物质。此处指用黏性强的物质(如水胶)涂在鱼身上,使其黏在一起。
不患海水深:不必担心海中有鲨鱼之类的危险鱼类攻击。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寄给何大卿的琴和养蚕的事。诗中通过描写琴材的选择和制作过程以及蚕茧的饲养方法,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和追求自然、崇尚简朴的生活情趣。全诗语言朴素,意境高远,风格清新雅致。
“空山产桐梓,拟作膝上琴”两句,写琴材选择。诗人把桐梓木作为琴材,因为桐梓木质地坚硬,色泽温润,是制作琴的好材料。这种琴,放在膝上弹奏,既舒适又方便。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琴的喜爱之情。
“琴成不他饰,种漆江之浔”两句,说明制琴过程中不用其他装饰。诗人认为,琴本身已经具有很好的音色,如果再加以过多的修饰,就会破坏它的本色。因此,诗人决定用桐梓木做琴,并把它埋在江边的漆树上,让它慢慢吸收漆树汁液,这样,琴就能发出美妙的声音。这里写出了诗人制琴的独特之处,也表现了诗人对制琴艺术的精深理解。
“独无徽将轸,何以发商音”两句,写琴上的弦轴和徽位。古人弹琴,先要调好弦,然后才能弹出美妙的声音。而徽与轸是调节弦音的重要部位。诗人说,如果没有这些部件,怎么能够弹出美妙的商音呢?这两句诗,写出了制琴过程中的精细操作,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音乐技艺的精湛掌握。
“但得独茧蚕,饲之扶桑阴”两句,写养蚕的过程和环境。诗人说,有了这样的条件,就可以养蚕了。这里的“但得”,表示只要有了这个条件,就可以做到什么什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他认为,只有生活在大自然中,才能真正地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和价值。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现代社会中人们过于注重物质享受、忽视精神生活的批判态度。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清雅,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同时,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制琴的过程和养蚕的经历,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