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杏遝枝熟,戎葵抱叶开。
村村箫鼓画船回。
客里不知时节、又相催。
角黍堆冰碗,兵符点翠钗。
去年今日共传杯。
应捻榴花独立、望归来。
【注释】
广德:今属江苏苏州,唐时为吴郡,故址在今苏州西郊。道中:指途中。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古人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之习俗。遇:遇到。野杏:即野生的杏树。遝(dá)枝熟:野杏树上结满了成熟的果实,一簇簇的杏子挂满枝头。戎葵:即蜀葵,又称蜀葵花、蜀华等,夏秋开大黄花,花色明艳,叶大而长。抱叶开:即蜀葵的花盛开着,好像抱着绿叶一样。村村:处处。箫鼓:古代乐器,用竹子做成,形状似喇叭,中间空,两端开口。画船:彩绘着图案的船。催:催促。角黍:一种食品,形似小粽子,有各种馅料,因以角黍来代称节日食品。冰碗:盛放冷食的碗。兵符:古代朝廷授予将帅的令箭或兵符,此处借代军权。翠钗:用翡翠装饰的发饰。捻:捏,取。榴花:即石榴花,夏季开花。独立:独自站立。应:应当。
【翻译】
野杏树上结满了成熟的果实,蜀葵花开得正旺盛。处处都是吹箫打鼓载着彩绘船只归来的游人。在这客居他乡不知时节的时候,又是一年重阳节,人们又相互催促着归家。桌上堆满了用冰雪做的酒杯,手中握着翠玉发簪,头上插着翠绿色的钗环。去年这个时候我们曾一起举杯欢庆。今年应该独自去折取石榴花,盼望着它早日归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流寓广德(今江苏苏州)道中重阳节所作。首句写重阳佳节,野外杏熟葵开;第二句写游人如织,箫鼓声声;第三句写游人纷纷归去;尾联则由眼前的热闹景象联想到自己与友人共度的重阳节,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质朴通俗,风格清新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