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寒风敛山馀霭,虚净曲通僧一窗。
我不占闲谁避俗,菊花时候有枫江。
【解析】
此词为作者在江宁(今南京)任上所作。起句写僧窗之景:山色空蒙,寒气袭人,秋露如珠,风息云敛,一派空寂幽静的景色。“虚”字,既点出窗外景色的空寂幽静,也暗寓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净”字,不仅写出了窗外之景的清雅洁净,而且暗含了作者对世俗的超然和不染。第二句承上启下,由景及情。“我不占闲谁避俗”,既是说僧人我无欲无求,不贪图世俗繁华,又是说世人皆以忙碌为借口,逃避世俗的纷扰。第三句紧承第二句而来,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与世无争、远离尘嚣的情怀。“菊花时候有枫江”,是说自己在菊花盛开的时候,便有枫江相伴。
【译文】
僧窗之上,山色空朦,寒气袭人,秋露如珠,风息云敛,一片空寂。我无欲无求,不贪图世俗的繁华,世人皆以忙碌为借口,逃避世俗的纷扰。
我在菊花盛开的时候,便有枫江相伴。
【注释】
僧窗:僧房之窗。
馀霭:指山色。
虚净曲通:指窗户虚掩通透。
曲通:曲折而通达。
僧一窗:僧房中一个窗口。
我不占闲:我不贪图闲适。
谁避俗:谁躲避世俗。
菊:即菊花。
有:存在。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寺庙景色和僧人生活的词。开头两句写寺院之幽僻:“露寒风敛山余霭,虚净曲通僧一窗。”意思是说,秋日清晨山野间的雾气还未散尽,晨曦中的山峦还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薄雾,寺里的僧人正在窗前打坐念经。“霜露凝华,寒风初收,山色空濛,一片深翠之外,又见几点疏朗。”这里用笔简洁,将寺院的幽静描绘得入木三分。“虚净”一词,既点出了窗外景色的空寂幽静,也暗寓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净”字,不仅写出了窗外之景的清雅洁净,而且暗含了作者对世俗的超然和不染。
下片写僧人之生活情趣:“我不占闲谁避俗,菊花时候有枫江。”意思是说,我无欲无求,不贪图世俗的繁华,世人皆以忙碌为借口,逃避世俗的纷扰。“我不占闲谁避俗”,既是说僧人我无欲无求,不贪图世俗繁华,又是说世人皆以忙碌为借口,逃避世俗的纷扰。“我不占闲”,是说自己在菊花盛开的时候,便有枫江相伴;“谁避俗”,是说自己在菊花盛开的时候,便有枫江相伴。“我不占闲”,是说自己在菊花盛开的时候,便有枫江相伴;“谁避俗”,是说自己在菊花盛开的时候,便有枫江相伴。“我不占闲”四字,既是说僧人我无欲无求,不贪图世俗的繁华,又暗示世人皆以忙碌为借口,逃避世俗的纷扰。
这首词的构思精巧别致,意境深远高远,语言清丽自然,风格清淡恬淡。作者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全词以写景为主,但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浑然天成。特别是结尾一句“我不占闲谁避俗”,既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心态,又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