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潜但植当门柳,潘岳惟栽满县花。
争似伯玄青石去,教民先只种桑麻。
注释
陶潜:东晋诗人,字元亮,世称陶渊明。
但植:仅仅种植(柳树)。
潘岳:字安仁,西晋文学家。
惟栽:只有种(花),即种满县花。
伯玄:指三国魏的名士阮籍(字嗣宗,谥“懿”)。
青石去:在青石这个地方。
先只:首先。
赏析
这首诗是陶渊明写给朋友王甲的赠诗。陶渊明以柳树和牡丹花比喻王甲,认为王甲只是虚有其表,而自己则实至名归,为官清廉,为民造福。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前两句用柳树、花朵自比,表示对王甲的不满;第三句写自己与民同乐,为民谋福利,与王甲形成鲜明对比;后两句以阮籍自喻,表明自己的志向。
此诗以咏物起兴,托物言志。开篇便用“但植当门柳”“惟栽满县花”二句作比,意谓自己虽为高官,却像陶渊明一样不慕荣利,不为五斗米折腰;而王甲则不同,他虽然身居高位,却如潘岳一样,只知道种花养鸟,没有一点实际行动。这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清白高洁人格的自豪,也暗含了对王甲为人的不满。接下来诗人又进一步指出,王甲所做的事情并不比自己好多少。“争似伯玄青石去?教民先只种桑麻。”意思是说,与其让王甲在那里空谈如何治理一方,不如自己先从种田开始做起,为老百姓办实事。这既是对王甲的劝诫,又是对自身行为的总结。
最后两句用阮籍自喻,表明自己的志向。阮籍是魏晋名士的代表人物,他一生放浪形骸,狂放不羁,但最终因不满现实而辞世。诗人在这里以阮籍自比,表示自己虽然生活简朴,但心无杂念,一心为民造福,不会因为地位的高低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同时,这也表明了自己对当时官场的不满和自己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