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颜氏子,箪瓢欢有馀。
不知外慕乐,服膺在诗书。
君看轩冕荣,其辱与之俱。
斯由岂不遂,上蔡曾弗如。
倚伏无已时,循环共一涂。
贤愚但相笑,莫知改前车。
嗟我晚闻道,一官真蘧庐。
得之不为喜,失之分所无。
尘垢未忘扫,冰炭久已除。
萧然百忧释,梦觉两于于。
江南有高士,以乐名其居。
嗜不同众好,德则良不孤。
磨铅事简策,校雠独勤劬。
持此返退藏,不愿拾紫朱。
黄卷有晤语,舍兹无与娱。
安得乘扁舟,访君在五湖。

【注释】

吾闻颜氏子:传说颜回是贫贱不改其乐的隐士。箪瓢欢(dan guaan huan):用竹筐和葫芦做成的饭器,用来盛饭和水,表示清贫。

不知外慕乐:不知道羡慕外界的快乐,指不追求物质享受。服膺(fú yīng):心悦诚服。在:遵循。

君看轩冕荣:你看那些做官的人荣耀富贵。轩冕:指高官显职。荣:荣耀。

其辱与之俱:他们的屈辱也和你一样。

斯由岂不遂:这难道不是太不公平吗?其:指代那些做官的人。

上蔡曾弗如:上蔡人曾不如他,这里比喻自己。曾:副词,曾几何时。

倚伏无已时:无论何时都会这样起伏不定,形容命运多舛。

循环共一涂:人生就像轮回,一切都在同一个道路上。

贤愚但相笑:聪明才智与愚蠢无知只是互相讥笑。但:只。

嗟我晚闻道:叹息自己晚才听到这个道理。嗟:感叹词。

一官真蘧庐:一个官位真是我的住所。

得之不为喜:得到它并不感到高兴。

失之分所无:失去的没有地方去补偿。

尘垢未忘扫,冰炭久已除:尘垢没有被遗忘,心中的冰炭早已消融。

萧然百忧释:心情舒畅,各种忧虑都消除了。

梦觉两于于:醒来之后恍若梦中。两于于:迷糊不清的样子。

江南有高士,以乐名其居:江南有一个高尚的隐士,以乐于山林生活而闻名。

嗜不同众好,德则良不孤:他爱好不同于众人,德行却是高尚的,不会被认为孤单。

磨铅事简策,校雠独勤劬:研磨铅字,整理简书,独自勤奋工作。

持此返退藏,不愿拾紫朱:拿着这些回到隐居的地方,不再去追求名利。

黄卷有晤语,舍兹无与娱:黄卷上有许多对话,舍弃这些东西就没有什么可娱乐的了。

安得乘扁舟,访君在五湖:怎么能够乘坐小舟,到五湖去拜访你呢?五湖:古代传说中的五个湖泊,在今浙江境内。

【赏析】

《独乐》,即《独乐亭》,位于山东聊城莘县莘亭镇南。此亭为宋代文学家、书法家苏轼任徐州太守时所建。苏轼因不满王安石的新法,自请出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等职,后又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在黄州期间,他游历山水,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其中这首《独乐》是一首描写隐士生活的诗。全诗通过写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无奈,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鄙弃,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珍视。

首联“吾闻颜氏子,箪瓢欢有馀”,诗人引用了颜回的故事,表达了对于清贫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颜回是孔子的学生,以箪食、瓢饮为乐,不受物质诱惑,体现了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这一联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对于清贫生活的热爱和珍视,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鄙弃和不屑一顾。

颔联“不知外慕乐,服膺在诗书”,诗人直言不讳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情感。他认为人们应该追求内心的快乐,而不是外在的物质诱惑,而应该崇尚诗歌和书籍中的高尚品质。这一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精神生活的重视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不屑和反感。

颈联“君看轩冕荣,其辱与之俱”,诗人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的厌恶和鄙视。他认为当官之人常常伴随着耻辱和挫折,而真正的幸福却往往被忽视和抛弃。这一联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和批判,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向往。

尾联“安得乘扁舟,访君在五湖”,诗人通过幻想自己在五湖泛舟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美好憧憬和期待。他认为如果能乘着扁舟,到五湖去拜访这位隐士,那么自己的人生将会变得无比美好和充实。这一联通过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拒绝。

整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无奈,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鄙弃,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精神自由和社会正义的追求和珍视。同时,这首诗也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