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分麋鹿姿,食薇山之阿。
不意设罗门,屡辱结驷过。
清谈脱麈尾,奈此落月何。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自分麋鹿姿”,意思是说,我自知如同麋鹿那样自由自在的身姿,不受拘束。

第二句:“食薇山之阿”,这句的意思是说在山中采摘薇菜,比喻隐于山林之中。“食薇”是一种植物,常被文人墨客用来象征隐士的生活。“山之阿”指的是山的一角,这里指代隐居之地。

第三句:“不意设罗门,屡辱结驷过。”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曾预料到会有一天被人布下罗网,以至于多次被迫驾车而过。“设罗门”是指设置圈套的意思,“结驷过”是形容车驾豪华,频繁出入。

第四句:“清谈脱麈尾,奈此落月何。” 这句诗的意思是,虽然我能够摆脱尘世纷扰的世俗观念(脱去麈尾即摆脱世俗),但是面对这凄凉的月亮,我又能如何?“清谈”指的是高雅的交谈,“脱麈尾”是摆脱尘俗之意。“奈此落月何”意味着即使摆脱了尘世的困扰,但面对这样的明月,又有什么办法呢?

注释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诗人在隐逸生活中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辛酸。首句表明诗人自视清高,不随波逐流,有超脱的志向;第二句写自己隐退山林生活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第三、四句则反映了诗人在世俗生活中遭受的屈辱和无奈,通过“设罗门”,“结驷过”等词语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名利的不屑一顾,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的无奈;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人生境遇的一种感慨,尽管他摆脱了尘世的纷扰,却仍然无法逃避命运的安排和现实的残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