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红,李花白,东君怯寒辨未得。
且令蝴蝶舞三台,啄木和成十八拍。
呵呵呵,可怜陌上游人,开眼堂堂著贼。

【注释】

偈颂:佛教禅宗语,是梵语Kyō(音译“迦”或“约”)的变读。原指佛门徒众唱诵之词,后泛指佛教经文。

桃花红,李花白:形容花开艳丽。

东君:即春神,掌管春天的神。

怯寒辨未得:分辨不出春天到来。

且令蝴蝶舞三台:让蝴蝶在空中飞舞。三台为古代对星宿的美称。

啄木和成十八拍:啄木鸟在树木间啄食,声音悠扬。

可怜陌上游人:可怜那些走在路上的人。

开眼堂堂著贼:睁大眼睛看着偷盗者。

【赏析】

《偈颂四首》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诗。这首诗以桃花、李花为喻,赞美了春风的生机勃勃。同时,也讽刺了那些见财起意,趁火打劫的盗贼。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

“桃花红,李花白”,这两句描绘了春天的美景,用桃花和李花来比喻春天的到来。这里的“红”和“白”都是形容花朵的颜色,而“桃”和“李”则都是常见的水果名,两者放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春天的景象更加生动。

“东君怯寒辨未得”,这里指的是春神(春神是春天的神,也称为东风)还未能分辨出春天的到来。这句话中的“未得”表示不确定、不明确的意思,与前面的“桃花红,李花白”形成了呼应,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且令蝴蝶舞三台,啄木和成十八拍”。这句诗中,蝴蝶在三台之上翩翩起舞,啄木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这两个意象都代表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而“十八拍”则是一种乐器的演奏方式,这里用来表示鸟儿们欢快的歌声。整个句子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活力。

“呵呵呵”这个词在这里是用来模仿鸟儿欢快的叫声,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

“可怜陌上游人,开眼堂堂著贼。”最后一句则是说那些走在大街上的人,他们的眼睛都被花花绿绿的诱惑所吸引,却不知道这些诱惑背后可能隐藏着的危险和欺诈。这里的“开眼堂堂著贼”形象地描述了人们的贪婪和愚昧,让人深思。

这首偈颂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富有节奏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人们的忠告。同时,它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