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离贯穿理不俱,一人直下体同渠。
久停顽坐邪思起,返谤如来正觉虚。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诗词的背诵识记。同时,要重视诗文的思想情感及表现手法等相关内容的把握,特别是要注意词类活用现象。本题要求赏析诗句,答题时先指出该联的意象,然后结合全诗分析其作用,最后结合注释进行赏析。“定”是“确定”的意思,“定实离贯穿理不俱”,意思是说,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缘生起而没有固定的实在性。“定实离贯穿理不俱”,是全诗的第一联,这一句的意思是,一切事物都是因缘生起而没有固定的实在性。

第一句“实离贯穿理不俱”,意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生起而没有固定的实在性。这里“实离”是强调一切事物的无固定实在性。“贯”通“串”,意指因缘相依而生起。“理”指佛教所说的宇宙万物运行的普遍法则。“俱”是同义词重复使用,与上文连用,表示一种递进关系。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世间万物都是因缘生起,没有固定不变的实在性。第二联“一人直下体同渠”,意为:一个人只要直接向内观察自己的内心,就能体会到佛性的真实存在。“直下”是“从内心深处”、“从自身”之意。“体”是领会的意思。“体同”即体会或领悟到。“渠”是代词,指自己或他人。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只要从内心深处观察自己的内心,就能体会到佛性的真实存在。第三联“久停顽坐邪思起,返谤如来正觉虚”,意为:长时间停留在世俗生活中,邪念便会生起,反而诽谤佛法,认为佛性是虚假不实的。“久停”是“长时间停滞不前”的意思。“顽”是顽固、固执之意。两句大意是说,长时间停滞不前、固执己见的人,就会滋生邪恶的念头,反而诽谤佛法,认为佛性是虚假不实的。这两句是全诗的最后一联,诗人以议论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人们应该从内心深处观察内心的真实情况,而不是固守世俗生活。

【答案】

四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