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殿琼楼未为对,引慈众生增渴爱。
放出沩山水牯牛,荧荧露地难遮盖。

【注释】

  1. 石头和尚:指禅宗五祖弘忍大师的弟子慧能。石头,地名。
  2. 草庵:指石头和尚的草庵。
  3. 颂:赞美诗文。
  4. 其二十三:这是一首七言律诗的第二十二首。
  5. 未为对:没有被比肩。
  6. 引慈众生:引导慈悲的众生。
  7. 渴爱:渴求佛法之爱。
  8. 放出沩山:将沩山的水牛放出山来。
  9. 荧荧:光明的样子。
  10. 露地难遮盖:指水牛在光天化日之下,无所遮掩。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禅师惠能在《坛经》中记载他与石头和尚的对话。惠能说:“我与师父无二,若论法义,犹如两个石狮子于两石塔院。”石头回答说:“我向伊时,见人说法,依前作礼,头面相礼,而未曾有个人会意,我反自奇怪,因见伊时众皆拂袖。良久乃问:‘却后日月,更有人来礼拜尊师塔者否?’”惠能回答说:“未来人不请礼,此去相逢在何里。”石头说:“若他人问,便道今日有风吹幡动?”惠能回答说:“未举得旨答时,拟还示取外事。”石头说:“吾向汝道,所有一切尽付与汝,勿更执持。与吾尽同诸相,一无差别。吾与汝今同一鼻孔出气,一伸一屈,一增一减。吾与汝皆同阴晴寒暑,变化不离。汝向阳时,便是吾向阴也;汝向阴时,便是吾向阳也:又谁个不识风动者?”惠能回答说:“动莫不动,静莫静寂。汝若起目看处,求个甚么?”石头说:“吾寻声直入耳,不在声音之中。”惠能回答说:“吾听却空空如也!”“惠能一日忽遇神秀上座,令言下七日内相见。”第二天早晨,惠能来到石头和尚面前,问道:“什么是本性?”石头回答:“来!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惠能把他的所见所闻告诉石头和尚。石头和尚说:“磨砖不能成镜,坐禅岂能成佛?”惠能听了,忽然大悟。于是写下了这首颂赞石头和尚草庵歌。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用“玉殿琼楼未为对,引慈众生增渴爱”来形容石头和尚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佛法的渴望。接着,他用“放出沩山水牯牛,荧荧露地难遮盖”来描绘水牛在光天化日之下,无所遮掩的情景,暗喻石头和尚在大千世界中,依然保持内心的清净。最后,惠能通过对话形式,表达了他的顿悟和顿悟后的喜悦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禅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